分享到: | 更多 |
他马不停蹄用脚步丈量甘孜每寸土地,把生命献给了故乡
毕世祥走了,在他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张没有完成的甘孜州地图,上面用红旗标注着群众文艺演出已覆盖的乡镇。他盼望着红旗插满全州2785个行政村的那一天,永远也等不到了。他牵挂的白玉县先锋村水泥路修通了,山岩乡的蔬菜大棚建好了,加劣的儿子重返课堂了,但他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毕世祥常把“工作要踩稳‘地平线’、接地气,才能有灵气”挂在嘴边。而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1997年,毕世祥被任命为甘孜州旅游局局长时,州内尚无一处开放营业的景区。为编制全州旅游发展规划,他常骑马到高山深谷实地调研。于是有了个绰号,“马背上的局长”。
“甘孜美景多在高寒边远处,交通条件落后,主要代步工具是马。有些地方连马也走不了,只能徒步。”甘孜州旅游局副局长王秋蓉说,“人困马乏,只能拽住马尾巴,一步一步向前。全州的山山水水,他几乎都走遍了。”
就这样,从最初七八个人、23把折叠椅、两部老式电话,到甘孜州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国际游客位列四川第二。在担任旅游局长的11年时间里,毕世祥为甘孜全域旅游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常年奔走在基层的毕世祥,马不停蹄用脚步丈量着甘孜州的每一寸土地。在同事张建国的工作日记里,记录了毕世祥担任甘孜州副州长4年来的工作状态。他平均每年行程8万公里,一年200天以上时间在农牧区基层,深入全州325个乡镇实地调研。
石渠县是四川海拔最高、最偏远的县,被称为“生命禁区”,也是毕世祥任副州长期间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县。2010年,因玉树地震,他先后17次奔赴海拔4300余米的石渠县,在灾后重建的日子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
当地很少干部知道,这个忘我工作的领导有严重的高原反应,每晚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此前,毕世祥曾出过车祸,落下了后遗症。每当天气变化或到高海拔地区,他就会头痛难忍。
这个立志“将自己的爱和所学专长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党和人民”的康巴汉子,不仅将爱洒向雪域高原,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