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特稿】长沙不忘记(组图)
//www.workercn.cn2015-09-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风中之烛

  2015年8月,根据中央要求,民政部、财政部下发通知,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5万余人,每人5000元,总计不到3亿元。

  3亿元让人联想到一位曾有抄袭劣迹的青春作家,可以在一年时间里轻松入账3亿元,并骄傲地宣称“我的成功天经地义”。

  但是,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发放的这近3亿元,抚慰的却是5万多根风中之烛,包括那些长沙会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兵。

  要认识长沙在抗战中的位置,去看贺佳的朋友圈是个好选择。

  贺佳是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2015年夏天,他陪着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长沙会战》摄制组,跑遍了长沙与抗战有关的绝大部分地方。

  有关长沙会战的一切,在每一天的奔波与寻找中渐渐清晰,记录在贺佳的微信朋友圈中。

  7月28日,《长沙会战》纪录片开拍第一天,白沙古井、冬瓜山、牛婆塘、灵官渡77师渡江现场。

  7月29日,捞刀河口、陈家渡、黑石渡、湖积渡。1942年1月4日,第三次长沙会战73军77师229团在灵官渡强攻登陆后攻击湘春路,留芳岭,再次将日军彻底击溃。

  7月30日,百果园、烈士塔、杜家山、中山亭……第三次长沙会战东线进攻日军强渡湖积渡后,攻下杜家山,沿新军路、桐荫里攻击老火车站、浏阳门,被第10军阻击后无法继续前进。

  8月1日,影珠山、春华山。影珠山控制着长岳公路和粤汉铁路,是兵家必争之地。数次长沙会战,中日双方在此反复鏖战,死伤几万人,仅影珠山战场就击毙日军超万人。

  8月2日,草鞋岭、新墙河、笔架山、汨罗江。想想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新婚三天就上战场牺牲的史恩华营长,有点伤感。

  8月4日,在汉家山牺牲的李国重营长唯一的女儿赶到现场。李营长牺牲时,她才两岁半。

  ……

  8月6日,浏阳。贺佳又一次见到100岁的国宝级老兵刘宪玉。

  抗战时期,刘宪玉是102师老兵。从淞沪会战开始,他先后经历过10次大会战,其中当然包括长沙会战。

  刘宪玉是贵州江口人。贺佳曾经问过老人想不想回老家看看,老人摇头拒绝,“年纪大了,不回去了”。

  这一次,老人主动提出,“80多年了,我想家了,我要回家”。

  帮助老人实现心愿的任务,落给了湖南老兵之家。

  在关爱老兵的志愿者群里,没人不知道湖南老兵之家。

  从1998年开始,一群热爱历史、关注老兵的志愿者自发聚集起来,开始有意识地寻访记录抗战老兵。2005年,湖南老兵之家正式打出了招牌。从3年前开始,这个公益组织与深圳一家慈善基金会合作,共同推出“老兵关怀计划”,寻访和帮助老兵。

  如今,湖南地区已经找到老兵超过1600名,其中包括1173名幸存者。

  子非鱼是湖南老兵之家的负责人之一,就职于一家电视台。

  显然,子非鱼并不是真实姓名。“只要是为老兵做事,我都用这个网名。”子非鱼不愿张扬自己的公益选择,因为和老兵们的付出相比,“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

  寻访老兵的过程里,子非鱼觉得自己一直在和死神赛跑。“有时候,刚获得一名老兵的线索,还没来得及赶过去确认,老人就不在了。”

  怎么确定一个老人究竟是不是老兵?子非鱼的观点是,千万别太纠结。有的老人留着军服,或者留着抗战时用过的装备,当然就是老兵。即便没有物品作证,只要老人的记忆里有与历史契合的细节,也可以正式认定为老兵。毕竟,“风中之烛,等不起了”。

  湖南老兵之家大约有1000位活跃的志愿者。他们陪着孤独寂寞的老兵聊天,为家境困难的老兵送终,给生活困顿的老兵募捐……每一件事,说起来都很微小。

  但是,对于那些风烛残年的老兵来说,这份迟来的认可和尊重,才是让自己的生命在晚年重新璀璨的理由。

  有一次,子非鱼去探访一位老兵,送去了一瓶五粮液。老人生活得一直不好,这么多年在村子里没少受到轻视。自从子非鱼来过后,老人就把那瓶五粮液揣在口袋里,在大街上来回溜达,见着人就掏出来,再美美地嘬上一口,见人就说这是政府送的。

  老人或许分不清公益组织和政府的区别,也或许是不愿分清。这个细节,让子非鱼回味良久。他知道,在老人的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一份对于尊重的强烈渴望。长久以来被压抑着的人生境遇,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他们要的不多”,子非鱼反复重复这句话。

  就在“九三阅兵”前,子非鱼和志愿者伙伴们赶制了一批T恤衫,印上“抗战老兵”的字样,他们要为在册的这1173名老兵送去。他相信,这T恤衫一定会是老兵们最爱穿的一件衣服。

  子非鱼说,他们还要在每一位抗战老兵的家门口,钉上一块“抗战老兵之家”的牌匾。红色的底金色的字。

  9月3日,载有33位抗战老兵的受阅车,缓缓驶过天安门。他们身着当年戎装,胸配勋章。如此至高荣耀,让所有抗战老兵人生跌宕的岁月,有了最好的归宿。

  这一天,千里之外的湖南。子非鱼邀请了100位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共同观看阅兵式的现场直播。

  这一天,刘金国的茶园里,断掉的那块墓碑已经重新修好,成为即将开放的烈士陵园最珍贵的灵魂。

  这一天,马金辉带着他拍摄的抗战老兵肖像,在长沙地铁人流量大的芙蓉广场站,举办“永不忘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地铁公益影展”。

  人流熙攘,间或有年轻人驻足,把尊敬的目光投向那些满脸沧桑的老兵肖像。

  更多的年轻人行色匆匆,一掠而过。

  照片上,老兵们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注视着这座喧哗热闹的城市。如果有人与这些目光对视,不知内心况味几何?

  没有硝烟。没有血火。只有关于70多年前那场殊死相抗的记忆,留在长沙这座城市的最深处。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压题图:老兵肖像。 本版摄影 马金辉)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