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摄影记者。工作7年来,我亲历了大大小小的新闻现场,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玩新技术、飞无人机,精巧的构图、完美的光影一直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追求。
但是,今年春天,却有这样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毫无征兆地闯入了我的镜头。它没有任何炫技的成分,却深深打动了亿万读者,也击中了我的内心。
今年春运期间,我和同事跟随照片的主人公石欣——一个在广州打工的农民工,乘坐“扶贫专列”,回到了他的家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那里,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的地方。
石欣19岁就到广东打工,因为没有技术,只能在电子厂做普工。最初一个月工资只有500多块,最高时也不到3000块。
2016年初,得益于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他接受了免费的技能培训,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每个月工资涨到了5000块钱。
我们在石欣打工的工厂里见到他,他正戴着口罩熟练地给一个大型玩具喷漆。即便戴着手套,一双手,还是被油漆染成了青灰色。
石欣说,他最牵挂的是家里3岁的儿子。他给我们看他的手机,里面存着很多儿子的照片,想家时,他就拿出来看看。石欣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攒够钱,回家搞养殖,陪在孩子身边。
我们一路跟随石欣,从广州出发,历经火车、大巴、公交车……跨越900多公里,辗转20多个小时,终于到了花垣县溜豆村。
寒冬里,湘西山村的早晨正下着小雨,湿冷的空气让穿了羽绒服的我都不禁浑身发抖,而石欣身上穿着的,还是从广州出发时的那身单薄的衣服。
我们跟着他,一边走一边聊一边拍。他扭头跟我们说,上次回来,这条路还没有装路灯。当他说完,回过头去继续往前走时,猛然间,发现前面不远处的大树下,有个小小的人儿。走在前面的石欣用方言喊了一声——“家鸿”。
我知道这正是他儿子的名字。摄影记者的敏感告诉我,很快就会有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出现了,说不定下一秒钟,小男孩儿就会冲上来,扑进爸爸的怀里!就在那一刻,我能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跳了出来,什么构图、什么技巧,统统抛到了脑后,本能地举起手中的相机,一次又一次摁下了快门。
然而,小男孩并没有跑过来,而是呆呆地站在原地,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爸爸”。这个声音那么微弱,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我的心里。这么小的孩子,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爸爸了。
此刻,石欣似乎想加快脚步,但背上的背包实在太重了,手里还提着一大袋年货,压得他走不快,甚至显得有点蹒跚。也许是因为半年未见的“生疏”,小男孩仍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身后是家门口的树木和水田。
我用镜头将这个保持着距离的相会场景“定格”。后来我才知道,石欣下了火车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小男孩儿知道爸爸要回来了,就早早地站在路口等他。
这组图片故事的名字是《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与文字、视频一起组成全媒体报道发出之后,获得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巨大社会反响。
这样一个平常的、父子对望的画面,在网上引发了超过1亿次的点击,戳中了无数人的内心,让许多人感动了、流泪了。在几十万条网友评论中,很多人讲述了自己相似的经历。在那个时刻,在春运路上,正奔波着许许多多的游子,每个离家的人,可能都有一个3岁的孩子,在等待着他。
石欣的故事,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一个缩影——清贫中不屈奋斗,平凡间亲情濡沐。它的真实让亿万颗心灵感同身受,它的温情让人们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这温暖的力量还来自于时代的脉搏。在采访过程中,让我感受非常深刻的是,“精准扶贫”给个人、家庭和农村带来的变化,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让曾经被生活压得抬不起头的石欣们在精神上站了起来,不甘于贫困、不怨天尤人,努力打拼,走在通往更好明天的路上。
春节后,我们去湘西回访了石欣一家。与上一次父子相见的疏离感不同,在回访的时候,我看到,石欣和儿子之间是那么亲密。他陪着儿子玩耍,带儿子去县城里的游乐场坐摇摇车。
在石欣离开家的时候,3岁的儿子趴在房间门口,看着爸爸收拾行李,对爸爸说,“你去打工要回来。”石欣说,“好,你在家里要乖、要听话。”石欣说他的梦想是再努力两年,攒够10万块钱,回家搞养殖。
就在不久前,我收到了石欣的信息,他说,村里的扶贫工作队给他家送去了两头母猪和8头小猪仔,家里新建了猪圈。我很高兴,石欣离他的家、离他的梦想更近了。(梁旭 新华社广东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