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冰穹A的第二天,崔鹏惠和队友们就投入到昆仑站建设之中,他们克服内陆冰盖高寒缺氧与强紫外线辐射环境下的冻伤、高原反应、体能下降等严峻考验,凭着在国内反复组装练就的过硬技术,利用15天时间,成功解决了冰盖高原软雪基础和极端低温的施工难题,终于完成了昆仑站主体建筑工程施工。那一天,这位铁骨汉子再次流下激动的泪水,在他的眼中,昆仑站就像他的亲人,历时11年,从“寻亲”“相亲”到“完婚”,终于将最亲的“亲人”——昆仑站安置在了神奇的南极之巅。崔鹏惠和队友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我国乃至世界南极科学考察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有经验,崔鹏惠对第一次进内陆冰盖的队员格外照顾。第28次南极科考昆仑站队队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首次进入内陆冰盖。行车过程中,崔鹏惠总开着一辆雪地车“殿后”。他要确保所有队员都已安全上车,才能放心出发。遇到恶劣天气,他用自己的经历宽慰新队员不要害怕。内陆与世隔绝的生活,容易使人的情绪发生波动,老崔给新队员支招说,把头脑“放空”,全身心放在工作上,“时间就会过得快一些”。
第34次南极考察越冬预选队员冬训时,崔鹏惠担任冬训教练员,“艺精则胆壮,胆壮则人强。”崔鹏惠在总结当天训练时说,虽然学会了技术动作,但大家还需在提高自救能力上下功夫。“在近似南极环境下,队员们野外求生技能学得更快、训练效果更好。”通过冬训,队员们熟练掌握了各项野外科目的技巧,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下一步参加南极越冬考察奠定了坚实基础。
崔鹏惠不止一次表示,20年来,队员们的装备、科考的设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折射出“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南极科考站的硬件条件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以前的衣服很厚重,现在穿的已经十分轻薄,但是保暖效果很好。我们的南极站点的物资装备和很多国家相比,都是遥遥领先。”
十几个春节,陪伴在身边的不是家人,而是企鹅、海豹……这些年,崔鹏惠成了我国南极科考队队员中登上内陆冰穹A最高点次数最多的人。通往内陆的那条险象环生的道路,他已经很熟悉。有他在,队友心里就踏实了许多。“南极还有炫美的极光,极光的变化非常快,就像行云流水,还有各种绚丽的色彩。我们不断地在探索和建设这片土地,我未来想做的就是,把在南极看到的学到的,普及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地球上最后这片净土的原始力量,也希望大家更好地保护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世界。”崔鹏惠说。(材料来源:扬子晚报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