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白天粉墙晚上开直播 “抹灰哥”工地练字蹿红网络

2018-04-26 19:29:20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白天粉墙晚上开直播

  “温州抹灰哥”

  工地练字蹿红网络

  本报记者 汪子芳 见习记者 张亦盈/文 本报记者 蒋超 实习生 吴昱燊/摄

  前天中午,“温州抹灰哥小石”的视频蹿红网络。视频里,一位长相清秀的小哥头戴工程帽,正挥毫泼墨,潇洒地写下“落云”两字。画面一转,小哥站到室内的钢架上,用泥模粉刷墙面。

  当天,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而后,短视频收获1万余个点赞,点击量高达130万次,留言700多条。

  这位蹿红网络的“温州抹灰哥小石”,是个90后,名叫石建国,在温州干了5年抹灰工,业余喜欢写字画画。抹灰、练字、晒女儿……4月初,随着一条工地练字的视频被推上首页热门,28岁的石建国瞬间走红。连续几日数千人的粉丝增量,让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个来自河南濮阳白罡乡的普通工地小伙。

  原本枯燥普通的工地生活,也因网络激起一番涟漪。

  昨天上午,钱江晚报记者来到石建国上班的工地,走近他的生活与梦想。

  修过车,做过电焊

  五年前成了“抹灰小哥”

  石建国所在的工地,在瑞安市飞云江入海口附近的一个工业园区,距离闹市区有30分钟的车程,举目所及全是在建厂房。

  在这个开十几分钟车就可以“兜风看海”的地方,石建国却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了工地。

  一米七左右的个头,戴着橘色安全帽,及膝的橡胶雨靴上布满了水泥渍。石建国站在阳光下,腼腆地向我们招手打招呼,粗粝的双手布满纹路,指甲缝里沾满了泥灰。

  “为了采访,今天特地找了一套比较干净的衣服。”石建国用最简单的方式介绍自己,这片刻的闲暇,还是他向工友们请假得来的。

  从2008年开始,石建国就背上行囊,前往全国各地打工。云南、新疆、山东、上海,都留下过他挥汗如雨的身影。

  他修过车,做过桥梁,也在船厂做过电焊。2013年,石建国来到温州,加入了哥哥们的抹灰团队,成了一名“抹灰小哥”。

  在移动房里开直播练字

  没想到意外走红

  作为抹灰工,几乎一两个月就要换一个工程,搬一次家,所以除了被褥衣物,每个人都不能有太多的物品。

  石建国和其他5个抹灰哥挤在一个20平方米的简易移动房。

  房间局促,却足够装下石建国的爱好和梦想——靠门床铺下的铁盒里,放着几支规格不一的毛笔,还有墨水和镇尺,床铺上放着三只行李箱和几叠写满毛笔字的宣纸。等到晚上,拉上电灯,这里就成了他的直播间。

  “这些都是我最近写的,有些字已经被网友预定了。”说起书法,石建国滔滔不绝。

  但他从没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走红。

  今年4月初,石建国将自己在工地练字的视频上传,当天被意外推上了热门。

  “当天下班后开直播,发现突然多了很多网友。”此后,石建国便尝试着每晚开直播来练字。

  他特意从网上买来简易三脚架,买了字帖、毛笔、毛毡纸。在局促的移动房里架起手机,他从床头拉上电灯,将捡来的废弃玻璃窗放在床上,再垫上毛毡铺上宣纸,一个简易的直播间就这么诞生了。

  10多年来始终没放弃写字

  书法让他内心宁静

  走红后,“抹灰哥”的主页热闹了不少,有人聊书法,也有人索要他写的字。

  为什么会爱上书法?

  石建国说,他是初中时开始喜欢上书法的,“学校发了一本《书法艺术》的书,立即被那些字所吸引。我觉得书上的字特别美,瞬间就喜欢上了书法的美感。”

  当时没有毛笔,石建国就拿着白纸附在书上,用钢笔一点点描黑,晚上把描好的字带回家贴到墙面上。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心里埋下了“一定要学习书法”的种子。

  而这个爱好,在石建国外出打工的这十多年里一直都没有放弃。

  除了晚上的直播,石建国更喜欢在门前的石板上练字。坏掉的烧水器洗毛笔,废弃的烧酒杯装墨水,地上的石块压宣纸,一切看起来都很随意。但结束每天10个小时的抹灰工作后,这样在纸上的一种随意挥毫泼墨,是他最喜欢的放松方式。

  “以前都是闷头自学,凭着感觉写,结果发现长进不大,后来开始照着作品练。”他说。

  “书法带给我的是一种内心的宁静,能够静心又陶冶情趣。我写得还不够好,以后还要勤加练习,也希望能得到一些专业的老师指导,让我在书法上能有所进步。”已经有了一个5岁女儿的石建国,并不觉得在他这个年纪谈梦想是奢侈的事情。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有梦想,抹灰小哥可以,已经为人父的年纪也可以。

  “我现在在温州打工,女儿跟着妻子和外婆在杭州富阳。虽然现在是聚少离多,但以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石建国说,将来如果女儿喜欢书法,或者有其他梦想,他都会鼓励她去实现,也会尽全力培养她。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王砚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窦文涛谈夸嘉宾“恰当好处”: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

    文化类综艺节目《圆桌派3》昨晚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媒体&粉丝深度见面会。现场,主持人窦文涛讲道,之所以在节目中夸赞嘉宾总是“恰当好处”,是因为没有刻意去夸赞,而是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

  • 张家辉: 当导演几乎拼掉了一条命

    因为在某网游广告中把自己的名字“张家辉”念成了“渣渣辉”,张家辉突然成了新晋网红。前日,张家辉带着新电影《低压槽:欲望之城》(以下简称《低压槽》)来到广州宣传,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不忘用这个“港普梗”为自己的电影宣传打call:“那些讲过‘渣渣辉’的人,记得去买票!”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陈安宁:“汽车+AI”将成为车企进化的关键变量

      在陈安宁眼中,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过去短短几年内,以GPU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的突破,让人工智能从过去简单的算法进入了大数据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世界。

  • 王金丽:甘为脱贫致富“牛”(图)

      王金丽是李店乡第一个养奶牛的人。2004年秋天,在新疆打工摘棉花的王金丽,偶然看到周围住户排队打鲜奶,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她。“当时我们通渭县很少有人喝过鲜牛奶。”这让王金丽看到了巨大商机。回乡后,她从亲戚朋友处筹到1万元现金,买了一头奶牛,从此走上了养殖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