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当“90后”女生邂逅甲骨文(图)

王亚鹏
2018-04-27 07:48:25

  甲骨文表情包

  李子一在考古现场

  在上个月闭幕的全国两会,有媒体用“甲骨文表情”解读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当古老的甲骨文遇上政府工作报告,“供给侧”“一带一路”等热词散发出别样的味道。这些甲骨文的设计者是李子一和她的好朋友李舒桐。她们都是“90后”,于201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考古系。

  与甲骨文结缘,是在李子一读本科时。“我本科学的是考古学,古文字课是必修课,老师就教我们学习认识甲骨文和金文,就这样慢慢喜欢上了甲骨文。”

  甲骨文变成表情包

  这并非李子一和李舒桐第一次使用甲骨文元素。2017年8月,微信表情包《疯狂的甲骨文》也出自她们之手。

  做甲骨文表情包,是李子一翻看甲骨文字典时突然冒出的想法。“当时发现有个字很搞笑,就想能不能做成表情包。”她将这个想法告诉李舒桐后,两人一拍即合。

  想法虽好,但是设计和修改的过程却让两个“90后”女生头疼。“我上午自学PS,下午做图。工作时间从早上5点开始,下午三四点吃饭,然后继续工作,一直到凌晨三四点才能睡觉。”李子一回忆说,这样的作息时间表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考虑到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我们最终选择了微信平台。”李子一说,本以为设计结束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微信的审核严格,反复修改了3次,前后约1个月。2017年8月17日,《疯狂甲骨文》在微信表情商店上架。

  “之前我挺担心别人看不懂的,毕竟甲骨文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是表情包出来之后,用过的人评价还不错。”李子一说,“我了解到使用这套甲骨文表情包的人有‘50后’‘80后’‘90后’和‘00后’,说明我们的设计覆盖人群还挺广。”

  根据微信后台的数据统计,截至4月23日,《疯狂甲骨文》表情包下载量超过12万,发送量超过100万。李子一说:“尽管这套表情包受到欢迎,也很有趣,但是美感和艺术性还差一些。我们不是专业做设计的,最初的想法只是想做一套有意思的甲骨文表情包。”不过让她自豪的是,这套表情包是在微信表情商店最早上架的甲骨文类表情包。

  想做草根式科普

  “我想做大众式科普,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让大众了解甲骨文。”在李子一看来,表情包就是方式之一,“表情包活泼,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这对于普及考古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帮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交流互动,比单一的传播方式效果好很多。”

  据李子一介绍,这套表情包的设计融入了网络元素。例如甲骨文的“若”字,李子一和李舒桐将它设计成一个双手举到头边的人形,头发呈现飘逸的状态,并配上了“DUANG”的字样。

  谈到为什么做甲骨文表情包,李子一坦言开始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慢慢地,当她看到用户因为这套表情包而认识了甲骨文,甚至想深入了解甲骨文,李子一才意识到自己的成果不仅仅是个人爱好那么简单。

  这个看似大大咧咧、有些男孩子气的“90后”女生,在好友李舒桐看来“其实很有想法,做事也很有规划”。“大家常说‘抛砖引玉’,我想做那个‘抛砖’的人,希望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民众对甲骨文和考古产生兴趣,拉近人们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的距离。”李子一说。

  “用最简单、最有趣的办法让大众了解考古”是李子一和李舒桐坚持的理念,她们借用表情包让更多的民众了解甲骨文,正是这样一种尝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窦文涛谈夸嘉宾“恰当好处”: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

    文化类综艺节目《圆桌派3》昨晚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媒体&粉丝深度见面会。现场,主持人窦文涛讲道,之所以在节目中夸赞嘉宾总是“恰当好处”,是因为没有刻意去夸赞,而是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

  • 张家辉: 当导演几乎拼掉了一条命

    因为在某网游广告中把自己的名字“张家辉”念成了“渣渣辉”,张家辉突然成了新晋网红。前日,张家辉带着新电影《低压槽:欲望之城》(以下简称《低压槽》)来到广州宣传,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不忘用这个“港普梗”为自己的电影宣传打call:“那些讲过‘渣渣辉’的人,记得去买票!”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陈安宁:“汽车+AI”将成为车企进化的关键变量

      在陈安宁眼中,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过去短短几年内,以GPU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的突破,让人工智能从过去简单的算法进入了大数据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世界。

  • 王金丽:甘为脱贫致富“牛”(图)

      王金丽是李店乡第一个养奶牛的人。2004年秋天,在新疆打工摘棉花的王金丽,偶然看到周围住户排队打鲜奶,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她。“当时我们通渭县很少有人喝过鲜牛奶。”这让王金丽看到了巨大商机。回乡后,她从亲戚朋友处筹到1万元现金,买了一头奶牛,从此走上了养殖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