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海青年尹珑斐:心中有爱、脚下有力量
——蒋庄煤矿“道德榜样”尹珑斐的故事
“世间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每当这首旋律优美的音乐响在耳畔,总让人联想到很多温暖的人和事,正如蒋庄煤矿那个心中有爱、脚下有力量的煤海青年——尹珑斐。
尹珑斐是蒋庄煤矿供电工区职工,1980年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十多年来,他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彰显着一名普通矿工的道德高度,用满满的爱心和正能量吐露着青春最灿烂的芳华。
“一张褪了色的单据”
这是一张已经褪了色的捐款收据,上面一行温暖的字“感谢您的慷慨捐赠”向人们传递着爱的力量。
“若不是无意中看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给他寄来的捐款收据,他坚持三年多救灾助学的爱心善举从未给别人说起,在他看来,这些都太微不足道,都是他应该做的……”提起尹珑斐,供电工区车间工会主席韩荣新便有讲不完的故事。
而像这样的收据,尹珑斐收到的不计其数。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尹珑斐在报纸上看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有关救灾助学的报道,便按照报纸上留下的电话,详细了解捐款事项,每月从自己当时仅600元的工资中取出一部分钱,有时50元、有时100元,捐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从2002年到2005年,他累计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达5000余元。
所谓贫穷布施难,这5000元钱对于别人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家境并不宽裕,因父亲做生意被别人坑的血本无归、到现在依然背负债务的尹珑斐来说,却显得难能可贵。
十多年来,他只要见到行乞者,见到生活有困难的人,都会掏出五十元、一百元、二百元来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年,他爱人给他二百块钱催他说:“换季了,你十几年没买衣服了,赶紧到微山买身新衣裳吧”。到了微山,正好赶上微山中学正在举行为“身患重病王霞同学募捐”活动。了解情况后,他二话没说,掏出准备买衣服的二百元投进了捐款箱。
在他身上,这些已不足为奇,十几年来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捐款累计达12000余元。
“一次特殊的党费”
去年9月份,供电工区职工侯庆丽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巨额医疗费,该工区向全体员工发出“爱心捐款倡议书”,倡议书发出后,尹珑斐第一个带头捐款500元,工区考虑到他有两个孩子,生活费用高,让他少捐一点,但他依然坚持以“特殊党费”的形式献出了自己的爱心,而像这样的事,在他身上不胜枚举。
在采访尹珑斐的家人和同事时,有的人说他很吝啬,在自己身上从来不舍得多花一份钱,能省则省,能凑乎则凑乎,十多年来,他几乎没买过新衣服,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谁不想穿得光鲜体面,而他常年穿着矿上发的工装,唯一能穿出门的还是矿上发的西装,今年作为职工代表参加集团公司职代会时,穿的皮鞋还是父亲穿旧送给他的。
而更多的人说他很慷慨,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每次为患病工友捐款献爱心时,他总是捐款最多的那一个。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年坚持做好事,人们不禁要问,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尹珑斐把乐善好施当成一种习惯呢?
“我觉得这些都太微不足道了,作为一个有着1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他给出的回答简短而又有力。
“一个共产党员的回答”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任何人在面对工作变动或升迁时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来选择去留,然而,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尹珑斐身上时,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2016年下半年,蒋庄煤矿开始全面接管岱庄煤矿,为做好岱庄煤矿的供电排水工作,供电工区广泛征求全区职工的意愿,是想继续留在蒋庄煤矿工作还是想去岱庄煤矿上班,恰好是七月一日建党节那一天,尹珑斐刚到井下,就接到了工区领导打来的征求意见电话,面对人生的又一抉择,尹珑斐是这样回答的:“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岱庄煤矿我就去,如果大家都愿意去,我就不去了”。
按照工作需要,他被安排到岱庄煤矿工作,刚到那里,他就主动申请到路程最远,条件最艰苦的五采区去工作。由于工作强度大,工区安排一个人隔一天去排一次水,而他又主动申请每天去一次,用实际行动在工作岗位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蒋庄煤矿的领导被他这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又把他从岱庄煤矿调回到蒋庄工作。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自己朴素的行动照亮了矿工的心灵,在不久前举办的“感动蒋庄——家文化创建暨‘四德’工程建设”颁奖典礼上,尹珑斐被评为道德榜样。(尹丽君 张林林 张朋)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17日在北京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下贸易理论受到了颠覆性挑战,中国经济研究者应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同时加强创新,应对相关挑战。
创立27年以来,格力电器从一家年产不到2万台的空调小厂,发展成为一家覆盖家用电器、智能装备、工业制品、精密模具等业务的驰名世界的中国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