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盒子每个成本100元,目前覆盖60多所学校。中国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按照这个速度发,怎么能够全部覆盖到?”想到这里,刘心宇心里着急。
为解决故事盒子更新难的问题,也为惠及更多的孩子,上学路上积极与学校合作,推出“小雨点”广播。2015年4月,上学路上小雨点广播站项目在北京顺义清红蓝打工子弟学校正式启动。“小雨点广播站”利用学校的广播设备,为青少年提供适合他们收听的故事、音乐和知识,学校老师在上学路上微信公众号上进行申请,审核后即可获得账号,而全部的广播故事资源都采取云存储的方式,老师只需要下载并且完成安装即可。
2018年10月16日,上学路上还推出了即将部署在乡村学校的升级版小雨点广播,即“小雨点广播平台”。这个平台联合了凯叔讲故事、博雅小学堂等公益伙伴,共同发起建设中国乡村校园广播网。凯叔讲故事等公益伙伴把自己的优质音频资源免费提供给小雨点广播平台,在这个系统注册的中小学都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设备端进行内容的更新和播放。目前,“小雨点广播”已经在湖南、青海、新疆、河北、贵州、云南、河南等23个省份的453所学校开通,云端已经有20000分钟的节目。有近15万名学生收听广播,这对于孩子心理疏导无疑起到很多作用。
刘新宇说:“有的人做公益是为了挣钱,还有人是为了求名,喜欢那种很光鲜的、被捧的感觉,而我却想反求于自己的内心。如果做公益没有自我实现的感觉,一点也没有幸福感,恐怕我早就放弃了。”
刘新宇说,近300万名留守儿童没有与父母打过电话,不是父母缺钱,也不是家里没有手机和电话,而是父母没有意识到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一味寄钱回去,认为孩子和老人有吃有喝不得病就可以了。但其实,声音问候不亚于寄东西的作用。“有一个志愿者告诉我,本来过春节父母回家是美好的团聚,但很多孩子却与父母更生分了。有一个孩子说,我爸我妈回来了,他们妄想用玩具收买我,没门。”
刘新宇听到这样的故事,简直目瞪口呆。这是他从事上学路上公益项目初期受到的一次情感冲击,因此,他一直在强调,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沟通。为此,他调整了产品线,努力进入父母课堂的领域,告诉孩子们的父母,寄钱重要,但情感交流更重要。
也正因如此,上学路上研制出一个小手册《如何给远方的孩子打电话》,并深入打工一线的工地,把小册子发下去。“每次打电话的时候,你是不是离不开三句话:吃饭了吗?好好学习!别惹事!当孩子总是听到这样的问话,难免厌烦或者不知道怎样回答——请认真阅读这本小册子,它将帮助你更好地和远在家乡的孩子电话交流,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让你们的关系更融洽”。
刘新宇说,打电话是留守儿童与大人之间基本联系沟通,效果显著高于见面,有的公益组织举行夏令营,让孩子暑假和爸妈到大城市住几天,体验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效果,家长一定要提升与孩子打电话的次数和沟通能力,最好隔天打个电话。
固执的刘新宇把《如何给远方的孩子打电话》小册子升级了4次,做出来的册子一次比一次更完美,“从版式到内容,可以说都是A+”。
上学路上,前媒体人刘新宇就这么固执地走下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