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心:寻找契机消除羞涩男孩心防
工作了15年,但王立涛依然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学生对她的昵称多年以来都是“涛哥”,新带的2018级学生才开始叫“涛姐”,她全部笑眯眯地接受。反而喊她“王老师”,她觉得不如前两个称呼更亲切、好沟通。“为什么叫‘涛哥’呢?”记者不解地问,她眨眨眼,“可能是因为我平易近人,活泼外向、没架子,像个女汉子吧。”说完自己都忍不住乐了。
性格好的她特别爱笑,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不爱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学生这样评价她:“涛哥天天笑嘻嘻的,看着就很阳光。”采访开始前,一个男生走进敞开的办公室,大大咧咧地问:“涛姐,你这儿有瓜子吗?”毫不见外。
在她的眼里,成绩好、乖巧的学生当然招人喜欢,成绩落后、寂寂无闻的学生也会有可爱可取之处,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内心探究本质。
高二分班,从外班来了一个叫小凡的男孩。由于班级自治每个人都承担一项工作,小凡分到了当小组长的任务。任命一下来,小凡就打退堂鼓。开始她以为学生只是客气,没想到中午小凡专程去办公室表达退意,理由是不想管别人也不想被人管。她有点不高兴了,想着“这孩子怎么只顾自己不顾集体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她重点观察小凡,却发现对方并不如表现出来的那样清高。班级电教设备出问题时他会出谋划策,制作电子相册遇到瓶颈他也给意见,就是不愿走上台展示自己。应该怎么帮他打开心防呢?当她听说小凡去香港参加了一家知名公司组织的编程培训后,眼睛一亮,机会来了。
在全校集会上,她在发言中表扬了班上几个表现突出的孩子,特别提到小凡赴港受训的事。一时间,所有认识小凡的学生都忍不住去看他,小凡既不好意思,又禁不住兴奋。回班后,她又提出让全班学生收集自己在校外的获奖证书上报,用作小组加分项。
寥寥数语肯定,给小凡带来很大冲击。从此,他慢慢褪去羞涩,开始热情参与班级事务,还找到王立涛,主动承担了班刊制作工作,高二其他班的老师聊起小凡的转变都很惊讶。彼此相熟了,王立涛有时逗小凡:“你不是不愿干活吗?”小凡回道:“那不是以前吗!”师生都笑了。
“判断一个孩子不能只看表面,有时候他们的转变只需一个契机,也许就是一句话的事。”王立涛感叹道。也正是她用心陪伴学生度过高中生活,挺过情绪波动期,让他们在高考后绽放出最舒心的笑容。(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