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年轻人回村:不同平台 同样精彩

2019-06-20 09:55:5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发展。他们有的毕业后就扎根乡村,有的离开大城市在乡村找到新的舞台,也有的还处在打拼的路上。在这片沃土上,这些年轻人个体选择不尽相同,但都在用才智和汗水给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期待更有力的政策吸引、更健全的制度支撑,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编 者

  回归

  从指望种菜养家糊口,到将大棚作为毕生事业

  不记得经历了多少次思想斗争,原本在山东潍坊市工作的王聪,3年前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返乡,回农村去!

  在山东寿光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里,记者见到了王聪,皮肤黝黑、眼睛明亮。他是个90后,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后,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在城市奋斗。“在所有亲戚朋友看来,留在城市似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王聪说。

  然而,工作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美好,王聪开始反思:究竟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聪有回村的底气。

  和大学的同学们相比,他家所在的村子优势明显。三元朱村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蔬菜产业发达,父辈们种植经验丰富,家里也有一定积蓄。产业,是吸引人才回到乡村的基础。王聪觉得,回老家种棚,收入要远高于在城市打工。

  然而,王聪也缺少回村的勇气。

  “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左邻右舍的目光。”王聪说,上了大学又回来种棚,在一些人眼里好像还是没出息。

  这种偏见,往往是阻碍人才回流的重要因素。王聪最初的思想斗争,正源于此。

  “长辈们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的想法,但我们年轻人自己要想清楚,哪些更适合我们的发展。”尽管年龄不大,王聪却很有主见。

  种大棚很累,虽然收入不少,但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吃这份苦。打定主意后,王聪一点点跟着父亲学习,插秧、浇水、抹叉子、施肥……年轻人学东西快,没多久,王聪就和媳妇一起打理两个蔬菜大棚,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真正解开王聪心结的,是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当他得知王聪返乡后,专门叫他去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给他打气:我们非常欢迎而且需要王聪这样的大学生回来,他能吃苦,很能干。自此以后,王聪彻底将思想包袱放下了。

  对于三元朱村来说,新鲜血液弥足珍贵,村子特别需要年轻人,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思路、新的技术。作为目前最年轻的种棚户,王聪喜欢去育苗场打探蔬菜行情、尝试新品种、在网络上寻找农业专家指导,效果都不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邻里街坊。

  王聪笑言,曾是“网瘾少年”的自己,回村以后再也没打过游戏。刚回村时,他考虑的只是增加收入、养家糊口。如今,拥有4个蔬菜大棚的王聪已将蔬菜种植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希望通过改造升级,种出更具附加值的高端蔬菜。

  期盼

  梦想与现实有差距,努力找到奋斗的方向

  5月末,正是一季稻的插秧季,贵州龙里县冠山街道五新村一派繁忙。

  灰色七分裤、红白相间格子衬衫,搭配一顶反戴的鸭舌帽,田间劳作的身影中,罗兴隆显得格外抢眼。毕竟这个时节,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并不太多。

  2015年,高考成绩出来后,罗兴隆的分数只够三本线,于是,他选择了自谋出路。19岁的农村少年只身来到广州,找到了一份物业服务工作,每月到手工资4500元,朝九晚五,活动半径不超过一站路,交际圈子只有几个工友。仅仅一年多,这样的生活就让罗兴隆感到孤独和不安。他暗暗算过一笔账,按现在的情况,即使一辈子省吃俭用,也很难在城市站稳脚跟。

  2017年春节回家后,看着县里正在发生的变化,越来越热闹,罗兴隆不想再出去了。“想先开个超市,有不少想法。”罗兴隆认真研究了一段时间,但因为没找到筹钱的门路,就搁下了。

  此后,他又试着换了一些其他工作。五新村距县城只有5公里,他骑着电动车,在村里和县城间穿梭,每月工资2000多。

  虽然创业还不够顺利,但家乡对于罗兴隆来讲,意味着安定,也不缺乏机会。罗兴隆说:“收入是少了,可家里就有房子住,没有了在大城市买房的压力。压力小了,能好好想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罗兴隆家乡附近,各种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在他看来,“工作机会、发展机会将越来越多。”

  今年,家里改建房子,父亲坚决不肯花钱雇人,罗兴隆拗不过,辞工回来当起了帮工。“平时搬砖,农忙种地,”这些日子,罗兴隆一直在想,这份儿踏实也不错。在这块土地上,才能找到方向。

  前不久,物业公司经理发来信息,邀请罗兴隆继续回广州上班。在稻田忙碌时,偶尔有高铁从眼前飞驰而过,罗兴隆望着南下的列车,“舍不得村里熟悉的环境,总想做点事儿。”他说,还是得继续努力,寻找机会,相信只要肯奋斗、能吃苦,家乡的舞台会越来越大。

  扎根

  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从工作中收获满足与价值

  下午5点钟,丁硕豪下班了,载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行驶在乡路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丁硕豪,安徽宣城广德县桃州镇人,现在是广德县卢村乡组织办副主任。1991年出生的他,2013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现在已经6年了。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读书那会儿也想过去上海、杭州闯一闯,到办公楼里做个小白领。”丁硕豪说。

  但最终,作为独生子女,对父母、故乡的牵挂超越了都市的繁华。就这样,丁硕豪踏上了回家的车。

  “刚开始的时候对大学生村官没有概念,担心干不好。”丁硕豪说,“虽然我在农村长大,但真正干工作,如何和农民打交道,还很稚嫩。”

  很快,他迎来了“大考”。村里开展经济普查工作,丁硕豪成了一名经济普查员,负责统计本村企业、个体户、农民的相关经济数据。他回忆,“刚开始工作还是大学生味道,偶尔喜欢‘转文’,当地村民不愿配合,有的也听不懂,工作进展很不顺利。”

  渐渐地,丁硕豪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他帮村里的老人干干活,和村里人聊聊家长里短。“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交流,就能拉近距离。”丁硕豪说。

  在同学中,上海和杭州依然还是大家毕业后的首选,像丁硕豪一样回到家乡、回到农村的,少之又少。

  几年过去,丁硕豪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始终没有后悔过,除了生活的舒适,更多的是人生收获。

  “读书的时候,我对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回乡工作之后,看到了太多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喜怒哀乐,现在对社会的认识深刻多了,也成熟多了。”2013年市级美丽乡村申请,2014年省级美丽乡村申请,都是丁硕豪一手处理,“在整理材料过程中,大量的前后对比照片,颠覆了我以前的刻板印象,作为材料的整理者,我也感到自豪。”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医疗保障、孩子的教育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要不要到城里去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丁硕豪摇摇头,“现在交通方便了,上学和就医都不算大问题,农村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好的居住环境,舒适的生活氛围,淳朴的民风民俗,乡亲邻里之间的热情,这些才最吸引我。”丁硕豪说。

  本报记者 肖家鑫 程 焕 徐 靖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刘昊然现身米兰男装周 白衬衫自然清新

    近日,刘昊然受品牌官方邀请,赴米兰男装周TOD'S2020春夏米兰男装系列发布会。首次出席米兰时装周的刘昊然以简单清新的白色衬衫亮相,下着深蓝色休闲裤,搭配撞色黄色豆豆鞋。

  • 陈飞宇乘着《最好的我们》启航

    父亲是导演陈凯歌,母亲是演员陈红。作为两位名人的小儿子,陈飞宇想不引人关注都难。10岁的时候他就在父亲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中扮演少年时期的“王”。2016年,他以导演助理的身份在《妖猫传》剧组历练,顺便在导演父亲身旁学习拍电影的技巧。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