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家彦在国立西南联大附中就读时的成绩单。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太原7月7日电 题:山西九旬老人讲述从医70年历程
作者范丽芳高瑞峰
听教于杨振宁、闻一多,拜访过张伯苓(被称为“南开之父”),1927年出生的冉家彦曾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附中”)及湘雅医学院。这位在战火中选择医学的老人,从医70年,用毕生服务于中国医学。如今,年过九旬,依然优雅、健谈,谦逊尚学。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百年院庆之际,冉家彦作为从医70年、见证发展的代表,其经历再次被关注。
冉家彦1945年在国立西南联大附中毕业合影。受访者供图
10岁逃难动乱年代选择学医
忆起往昔,冉家彦娓娓道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仅10岁的冉家彦跟随家人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路,从河北始,踏遍大半个中国,一路南下,终到昆明安家,在流亡期间断断续续读完初二。
彼时,战火纷飞中,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往长沙,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并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和毕业生,创办了西南联大附中、附小。冉家彦在初二那年,考入西南联大附中。
食不果腹的年代,念书极为奢侈。“我就是喜欢学习,家里虽然也很支持,但真是没钱。”冉家彦回忆,为了凑够学费,她常利用假期做些手工换钱,“特别困难的时候,当时的西南联大附中院长黄钰生借钱给我,还帮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每月薪金半数还借款,半数留作生活费”。
“杨振宁老师教过我们,(学校)也常邀请闻一多老师教授诗歌”。这些诗和远方,连同日军飞机轰炸前的警报声,一同留在冉家彦的记忆中。
因学习成绩优秀,1945年高中毕业时,冉家彦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保送西南联大的名额,“希望能掌握一技之长,想学医,但是当时的西南联大没有这个专业,后来就以数学满分的成绩考到了湘雅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