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五星志愿者张晓琛:无偿献血14年(图)
//www.workercn.cn2016-02-22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张晓琛(左)正在献血。(图片由本人提供)

    张晓琛(右)在咸阳宣传无偿献血。

  34岁的张晓琛,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2002年至今,他累计捐全血10次4000毫升,捐机采血小板82次139个单位,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6年前成为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的注册志愿服务者,为无偿献血做了大量宣传和组织工作,至今志愿服务工时已超过1000小时。张晓琛在石家庄、邯郸、北京、上海等多地献过血,并宣传无偿献血。他还搜集了大量与献血有关的资料、文件等,希望建一个无偿献血博物馆。

  身边“雷锋”

  第一次献血很紧张:“会得艾滋病吗?”

  张晓琛最近的一次献血是2月14日,正月初七。他献血的频率是平均每个月献一次机采血小板。张晓琛1982年生于邯郸,20岁时来石家庄读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做过几年保安,2012年起到石家庄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志愿者工作站工作。

  张晓琛的爷爷、姥爷和父亲都在矿区工作。十几岁时,他经常在《峰峰矿工报》上看到通讯员李卫科的文章。李卫科是邯郸铁路工务段的一名职工,坚持定期无偿献血,并获得无偿献血的最高荣誉——全国无偿献血金杯奖。他的妻女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由此,张晓琛对无偿献血有了初步的了解。

  2002年9月,张晓琛考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并选择在20岁生日之际进行人生的第一次献血。那是10月22日,一番犹豫之后,他走进了当时的火车站广场献血屋。他紧张地问:“献血会得艾滋病吗?”护士说采血设备都是一次性的,请他放心。正坐在那里填表的一对年轻夫妇也对他说:“不要害怕。你瞧,如果得艾滋病,我们还敢献吗?没献过血,你是不会体会到献血后的那份喜悦的。”在众人的鼓励下,张晓琛献出了人生的第一个400毫升血。

  如今,14年过去了,张晓琛累计捐全血10次共4000毫升,捐机采血小板82次共139个单位。

  多年以后,张晓琛经人介绍见到了李卫科本人。李卫科希望张晓琛能每年回家乡邯郸献一次血,张晓琛答应了。至今他已在邯郸献血10次。

  同学进城献血 他全程陪同还报路费

  第一次献血后,张晓琛发现,帮助别人是一件很轻松很容易的事。他开始动员身边的同学献血。当时献血车到学校采血时间不固定,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他宣布凡到市里无偿献血者,他亲自陪着去,负责报销路费,并视不同的情况,管一顿饭。在张晓琛的带领下,至少20多名同学献过血,有的甚至献过机采血小板。他们献血时,张晓琛在旁边看着,觉得心里美滋滋的,比自己献了都高兴。

  不满足于做一名无偿献血者,2010年,张晓琛加入石家庄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成为一名注册志愿服务者。因志愿服务业绩突出,他被聘为副大队长,分管大中专院校志愿服务分队建设和管理。多年来,张晓琛花费大量业余时间,经常深入各院校,向广大师生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无偿献血知识,动员师生参加无偿献血和志愿服务事业,参与策划组织了多项活动。

  从自己无偿献血,到为无偿献血事业而义务工作,张晓琛成了一名“双料”志愿者。他认为,光靠个人或集体的被动献血,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临床用血,还需要有人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传播捐血救人、奉献爱心的理念和血液科普知识。“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才不会畏惧血荒,社会才会涌现出更多参与无偿献血乐于奉献的爱心市民。”

  如今,张晓琛的志愿服务工时累计已超过1000小时,是五星级志愿者。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