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场婚礼寻访56个民族(图)
//www.workercn.cn2016-06-17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这对小夫妻是大学同学,喜欢旅行,就是在旅行途中,他们收获了爱情。他们两次出入藏区。第二次,二人徒步从西藏到尼泊尔旅行。在藏区,二人均被藏族人质朴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打动。他们梦想着“有一场长时间旅行,体验更多民族的文化”。

  筹备一年多,打算以拍摄少数民族结婚照切入探寻民族文化,学艺术设计的俩人用彩笔清晰标注了少数民族的信仰、婚俗、节日、习俗还有禁忌,线路4次推翻重来,光攻略就有20万字。去年9月,这对情侣怀揣工作3年的积蓄,决定“不要闪闪发光的钻戒、不要凑人气的请客吃饭”,出发寻访56个民族,办一场专属于两个人的婚礼。

  辞职旅行之前,何涛的老板送给他一个莱卡相机,姬玉婷的总监赠给她一对耳钉。

  “有人说我们是富二代、是炒作,他们真的不能理解年轻人有梦想吗?”何涛坐在50元住一天的旅社里,喝了一口自己煮的粥。为节省开支,他们背上了做饭的锅。

  200多天里,宝马车、奥迪车,三轮车、电动摩托,都曾帮助过他们。在一个外人很少来的村子,一辆已经开走的120为他们调转车头。出发时,这对新婚夫妇买了400根棒棒糖作为喜糖送给载他们的司机。还设计了感谢卡,写着“谢谢你帮助我们完成这场特别的婚礼”。到现在,这些礼物已经全部发完。

  这一天,他们徒步搭车3个小时,才辗转到喜洲镇。

  喜洲镇保存有上百个白族传统民居院子,是外地人最能感受到白族文化的地方之一。这对夫妻喜滋滋地计划着在这里拍摄结婚照。可他们发现,除了旅游景点招揽生意的“工作服”外,很难见到年轻人穿本民族服装。辗转6个地方后,他们停在一个民俗表演景点前。

  出发前,两人打心底排斥商业化的民族文化。但后来,他们发现,“比起消失的民族文化,以商业化的方式保护起来还算好的”。

  他们在一个民族聚集地的景区,看到了该民族的茅草屋、船型屋。而这些,在城市里根本看不到。已经消失20年的文脸习俗被保护起来,文面婆婆坐在家门口编织民族传统手工艺黎锦。穿着民族服装的年轻人在这里工作,对本民族文化对答如流。

  “在这个连呼吸都需要人民币的时代,让传统文化保存生命力的另一种方式,或许是让懂得、尊重传统文化的人以商业的形式经营、挖掘它们。”寻访这个民族后,他们对“商业经营”的态度改变了。

  翻着喜洲旅游景区的宣传手册,夫妻二人发现了传统服装照片。可当他们拿到手一看,却是改良后的演出服。“现在的年轻人连结婚都几乎不穿白族服装,我们只有演出服。”景区负责人抱歉地说。

  对于很多白族年轻人来说,比起满大街的流行服饰来,传统服装不好看,甚至“有点土”。外出务工者带回来的新潮流,让街道上老旧的房屋翻新了,也让很多传统渐渐消失。

  这对夫妻寻访过的民族中,本地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各不相同。在藏族,当他们穿着传统服装在正午出现时,当地人立刻纠正他们的穿着,让他们脱掉一只袖子避暑。在一些民族,借到传统服装后,本民族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穿才最得体。为了传承民族传统,赫哲族所在地会给每位老人发一套老式衣服。也有些地方,甚至连博物馆里也找不到一套传统民族服装。举办过25场婚礼的夫妇发现,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在生活中看不到了,但传统的婚俗却仍然保存完好。

  在贵州台江苗寨,他们有了一场真正的苗族婚礼。

  在苗族,每位母亲从女儿一出生,就开始一针一线为女儿缝制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装——嫁衣。通常需要花费十余年,布满绣片、银饰。走起路来叮当作响的传统服装,成为所有苗族少女“最渴望得到的衣服”。

  在那场苗族婚礼中,姬玉婷头戴纯银凤冠,身披雕龙绣凤的传统嫁衣,缀满银片,有十多斤重。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