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场婚礼寻访56个民族(图)
//www.workercn.cn2016-06-17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其实他们的服饰和很多民族服装一样,可能不符合现代审美了,甚至穿上行动不便,但年轻人普遍保留自己的民族服饰。”穿戴着很沉的苗族服饰,伴着芦笙的节奏,姬玉婷只敢小心翼翼地迈着碎步,认真完成敬酒、挑水等仪式。做了一回地地道道的苗族新娘后,她发现,这种将传统服装演化成更为隆重的礼服,是保存自己民族文化“不错的方式”。

  在喜洲镇,姬玉婷没能找到一套这样的“传家宝”。当地人说,白族年轻人结婚流行穿婚纱、旗袍和西装,80后几乎没人再穿白族传统服饰举办婚礼。

  两人决定前往5公里外的周城碰碰运气。

  周城是当地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太阳落山前,菜市场里挤满了穿着白族服装的人。见到陌生人搭话,买菜的主妇躲开了。摊主一听借衣服,立刻摆摆手拒绝。

  “衣服没借到,但看到到处都是穿民族服装的人,说明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背着包走了19个地方,找了近9小时,两人累得坐在地上。

  “租一套或者买一套吧。”这样的建议小两口经常听到。在一所高校,他们发现过一间存放56套民族服装的教室。“一天就能拍完所有民族,可这样,你就没法听到有趣的故事。”这对小夫妻通过“借衣服”,与服装背后的主人以及民族文化连在一起。

  有一次在内蒙古,摄影工作室的老板南定为他们提供了传统的蒙古族服装。在这对连续遭遇25次闭门羹的小夫妻眼里,这位拿起任何一个蒙古族传统物件都能滔滔不绝讲半天的青年,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强大的自信。“只是办一场婚礼,我们了解的毕竟有限,为什么不邀请他们跟更多的人分享本民族文化呢?”

  因为这个热爱蒙古族文化的年轻人,何涛和姬玉婷张罗起线上民族文化分享会。第一场分享会,就让只能容纳500人的微信群爆满。原定30分钟的分享,也因为南定对于蒙古族服饰图文并茂的讲解延长到2个小时。

  原本只是按一下快门的事儿,却因为寻找民族服装中的困难让两人有了“记录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他们还设立微信公众号“搭车去结婚”,直播寻访56个民族的新鲜事。

  “我们也是爱潮牌、追街拍的人,走了这么一路,越来越看得懂传统文化的美。看到有些民族的文化消失殆尽会伤心,看到存在博物馆里的民族文化会庆幸,但最开心的是,这些民族文化,在日常中摸得到、看得见,有温度,也有心跳。”在为自己举办婚礼的过程里,他们操办了十场讲座,促成民族文化与年轻人的“婚礼”。

  在周城,两人未能借到白族传统服装。最终,他们在大理古城的一家婚纱摄影店等到了一周里唯一的肯定回复。“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传统服装,但很接近了。”

  骤雨初歇的那一天下午,姬玉婷穿红衣白裤,戴着五彩刺绣头饰,静静地站在大街上。她的腰间垂着绣花飘带,蝴蝶图案随风上下翻飞。

  丈夫单膝跪地后,轻轻亲吻着妻子的左手。就像每一个幸福的新娘一样,妻子微微低头,羞涩又甜蜜地笑了。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