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七姓”大家庭里的无言大爱
//www.workercn.cn2016-06-20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做有用的人

  彭云松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没有能力供孩子们上大学找好工作,但他经常告诉孩子们要自立自强,如今他们都已成为老爸眼中“有用的人”

  “6个孩子都是自己立业、成家的,我一点心也没操。”回想过去,一点一滴像老电影一样在彭云松老人脑海中放映着。他说,这辈子自己没有遗憾,这些孩子都不孬,值了!

  调皮的老二郭廷忠16岁那年,被部队招兵入伍。彭云松听到消息后,兴奋得直搓手。临走前,彭云松从怀里掏出15元钱塞给他,笑眯眯地对他说:“珍惜机会,争口气。”郭廷忠接过被包得严实实的、带着体温的钱,望着花白头发的彭云松,低下头,无声地哭了。15元钱啊,那是他们一大家子人半个多月的生活费!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老三张秀清16岁那年坚持下乡。彭云松不同意,大口大口抽闷烟。女儿说:“听说在那儿吃得好,还能给咱家带吃的……”彭云松急得眼睛通红:“谁要你带吃的来,你一个女孩家到了农村怎么办啊?”当女儿真下乡时,彭云松又鼓励女儿:“路是自己走的,要乐观地待事待人,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小儿子刘玉忠读了一年初中就不学了。彭云松叹了气:“不读就不读吧,以诚待人,做一个有手艺的好人。”

  ……

  岁月在悄悄地流逝,当年的孤儿都已长大成人。他们读的书或许并不多,受教育情况最好的老五栾景通也只是高中毕业,但在各个行业里都成为父亲眼中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的还成了哈尔滨市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全国孝亲敬老模范,有的获得了“全国社会责任贡献奖”。

  老大闫景成虽然不幸早逝,却培养出博士儿子和热心资助贫困儿童的女儿。闫景成的闺女闫丽影说,父亲生前经常念叨,她爷爷彭云松“一辈子没钱,但他心里不穷,他教会我们做人要自立,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老二郭廷忠在部队里入了党、提了干。郭廷忠说:“我小时候很调皮,让父亲操了不少心。如果没有父亲,我可能走上歪路。父亲说,不成器都可以,但得做个自强的人。”

  女儿张秀清从农场回到哈尔滨后,成为工厂工人,工作兢兢业业。

  老四高玉滨初中毕业后先后在化工机械厂、轻工安装公司工作。因表现非常突出,连续5年被评为单位劳模,后来还被评上哈尔滨市劳模。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单位给他分了一个一室半的房子。拿到房子的钥匙,高玉滨第一个想到的是赶回家。他迫不及待地把钥匙放进父亲的手里:“爸,您说得真对,只要好好工作,好事一件也落不下。”

  在彭云松眼里,老五栾景通是个聪明、勤劳的娃儿。19岁那年,他当了兵,每天4点钟,他就早早起来把整个军队大院都打扫了,平时在部队里啥都抢着干,任劳任怨。很快,栾景通就入了党,成为“彭”家第一个党员。退伍后,栾景通开始自己创业。由于他脑子活,做事不怕辛苦,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当地一个有名的私营企业家,热衷公益事业。

  老六刘玉忠凭着手艺,成为一名装饰公司的小老板。“父亲常对我说,一定要以诚待人,就会处处有人相助。骗人可能得到一时小利,但时间久了就没人再会相信你,到时候会处处碰壁。”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