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七姓”大家庭里的无言大爱
//www.workercn.cn2016-06-20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爱的接力

  他普通而平凡,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博大的爱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让爱心汇聚,直到儿孙们向更多的弱者张开双臂

  数十年岁月如梭,彭云松培养出6名爱家敬业、懂得回报社会的好人,他行善助人、无私奉献的一生深刻影响着儿孙们的处世为人。孩子们说:“最大的收获,是要有颗善良的爱心,将来不管做什么,首先知道帮助别人,这是我们从小形成的想法。”

  1999年,栾景通在哈尔滨市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职免费服务的雷锋车队,十几年来已投入400多万元,免费为社会残疾群体、孤寡老人、贫困市民、考生等群体提供救助和爱心服务。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和爱心出租车司机加入到雷锋车队中,共同传递雷锋精神。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08个城市出现了雷锋车和雷锋车队。

  从哈尔滨雷锋车队成立到现在,栾景通和他的爱心车队免费接送孤困伤残老年人和急需帮助的市民近7万人次,累计志愿服务15万余小时,为百姓做好事3万多件,拾金不昧金额达763万余元。

  “老爸经常说,咱好了应该多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作为中国雷锋车队的秘书长,栾景通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从2001年开始至今,栾景通还与130位孤寡、特困老人结成了对子,每年都拿出自己经商盈利的一部分,用于关爱孤寡特困群体。他被这些老人称为“最亲的小儿子”,被评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014年,栾景通又投资近400万元成立了全国首家“雷锋文化旅馆”,让全国学习雷锋的人及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免费入住。“都是学雷锋的人,他们也应该有人来关心。”他说。

  让彭云松格外高兴的是,作为这个7个姓氏大家庭的第三代,他的孙女闫丽影也继承了家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家风。虽然每月收入只有2500多元,但闫丽影已经连续6年资助一个3口之家的残疾人家庭,并帮助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上学。

  今年5月,栾景通代表全家去北京参加2016全国“最美家庭”揭晓暨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已快上车的栾景通被彭云松叫了回来,他告诉儿子两件事,一是见了领导,要双手去握手,要有礼貌;二是穿上雷锋衫,让人家知道咱在学雷锋。一如当年,叮嘱儿子上学一般。

  “孩子们都做个好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有面子,就知足了。”儿孙们的作为,让如今已是97岁高龄的彭云松越发精神矍铄,心里乐开花。闲谈间,兴奋处,老人背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竟然一字不落。

  “我爸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就记进去了。”栾景通一边给彭云松按摩颈部一边说,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好着呐。现在还闲不住,跟别人学会了用手机看新闻,甚至刷微信朋友圈。

  时光荏苒,小院中的彭云松在回想起与6个孩子共同走过的艰难人生路时,总是坦然一笑,就像讲述一个故事般轻松。有那么一个瞬间,彭云松默默坐在小凳上,听儿女们交谈。那一刻,不知是不是回到几十年前在铁道线上、在工厂门口初遇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眼神无助、衣食无着、被人遗忘,他对孩子们伸出了手,说:“跟我回家,我抚养你”。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