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七姓”大家庭里的无言大爱
//www.workercn.cn2016-06-20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选择离开

  看着儿女一个个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天地,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却选择离开,独自回到了曾经养育他的山东老家偏僻农村

  18年前,彭云松召开了“家庭会议”,将自己的两套房子分别给了女儿张秀清和老五栾景通,让返乡回城的女儿一家有自己的住房,他鼓励老五创业自立自强;其余的几万元存款,平分给另外4个子女。

  女儿张秀清当场急了:“您就住我家,哪儿也不许去!”彭云松摇摇头:“我的烟抽得太多了,怕给你们家添乱……”其他孩子也急了,争着让他去家里住,可他说啥都不干。这个为儿女倾尽大半辈子的老人,在他79岁那年回到了山东老家。

  除偶尔回哈尔滨短住外,老人这一待就是十几年。多少次,子女们劝他甚至专门去山东拉他回哈尔滨养老,他都拒绝了,就像当年不肯扔下孩子们一样地倔强。女儿张秀清甚至在山东住下一段时间劝他回心转意,也没能成功。

  “那些年,我爸一直住在一个矮小的草房里,门窗都用塑料布遮盖,屋子里没有一件家具,就连床都是用砖和门板搭起来的。”张秀清抹着眼角的泪水。

  2013年,受哥姐的重托,栾景通铁了心要接父亲回家。当他带着妻子跑到山东,辗转找到父亲当年只花500元钱盖的小房里时,看着黑乎乎的小屋,栾景通跪在地上痛哭不止……“我这辈子也没想过,这十几年我爸是这么过来的……”

  原来,彭云松将为数不多的退休金,绝大部分都分给了村子里困难的乡亲。刚回山东的第二年,彭云松听邻居说隔壁的老太太快饿死了,“三天就吃过一个小窝头”。他一路小跑地来到市场,找了个卖馒头的摊,交给摊主100元钱,让他每天给老太太送2斤馒头。他盘算好了,老太太吃到7月,地里的玉米就成熟了。

  在回家乡的十几年来,无论谁跟他提困难,只要老人手里有钱,肯定给出去。乡亲们互相约定,无论谁家包饺子,第一碗都要给彭大爷端来。得知他儿子来了,几十位乡亲们哭天抹泪地端着小板凳,跑到老人的小泥屋门前“静坐”。“不能让老爷子走,舍不得!”

  在数日僵持之下,彭云松终于妥协。临走前,彭云松找栾景通两口子商量:“我跟你们走,这些年我攒的1万块棺材板钱就用不上了,我合计着就给大伙儿分了吧?”“另外,我回去只住养老院。”两口子说:“爸,只要你跟我们回去,啥条件都依你。”

  就这样,彭云松回到了哈尔滨,住进了井街胡同的一家居家养老院里。饭桌上,6家兄弟姐妹都哭了:“下辈子投胎,咱还是彭家的人……”

  2014年,栾景通开了一家雷锋文化旅馆,老人主动住了过来,平时在这里打更,吃住也在旅馆里。儿女们排了个时间表,一周轮流来照看父亲。

  住进雷锋旅馆后,彭云松的精神头更足了。儿女们要给他钱,他总是用手一挡:“我有钱呢,2000多块。”那是他每月的退休金,可他好像从没把钱当成自己的。这么多年,谁说有困难来要钱,他都给。

  现在,每天中午栾景通都会从单位来到旅馆陪父亲吃午饭,爷俩还经常喝点小酒。想起过去,栾景通念起了自己编的顺口溜:“栾老五,你真命苦,衣服破了没人补;老阿爸,你真伟大,6个孤儿抚养大”……说着说着,他的眼眶就红了:“我爸长寿,这是好事做得多,他一生只有付出不求回报。”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