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兰妮:爱心的苏醒
——评《我因思爱成病》
在与抑郁症相抗争的日子里,自称“资深病人”的李兰妮尝试了动物疗法。这本《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以病人和小狗乐乐的相处生活为主线,以丰盈生动的细节叙述人与动物之间从偶遇到相识相伴到误会、敌意再到用爱来化解一切,彼此更加信赖温馨相处的过程。
在小狗乐乐身上,李兰妮感受到了来自天性舒展的快乐,回到童年时代的天真,也瞥见那些创伤。缺乏关爱与呵护,缺乏安全感及家的温暖,由此形成的一种极度自立自强的个性,将自己困守在“孤岛”。动物疗法对李兰妮来说是补偿性的,也是代偿性的。一面是回到童年的柔软,重温缺失的快乐;一面是回归到最为简单的人与世界和他者的关系当中,重获存在的感受。她与小狗乐乐相识相伴的过程,恰恰也是确证内心需求的过程。
究竟什么是基于人类存在的需要与感情呢?在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艾里希。弗洛姆看来,其中之一就是与他者关联:“与其他有生命之物结合在一起,与他们相关联,这是人的迫切需要,人的精神健全有赖于这种需要的满足。这种需要存在于人们所有亲密关系以及所有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被称为爱的感情的后面。”也就是说,用爱来与他者相关联,以爱来维系与世界的关系。因有小狗乐乐相伴,李兰妮那些潜伏于内心的爱意牵挂有了托寄,她也在尝试着做一些改变,尝试着离开自己的“孤岛”去与他人交流分享。
隐藏于文本中的另一条线索是作者对精神深处秘密的窥探。小狗乐乐的存在,给了作者一个省察内心的机会。当李兰妮发现正是内心深处对爱的疏忽和漠然抹杀了乐乐的快乐天性,让它变得精神不振,使得两者之间失去可亲近的信赖时,她不断反省自身:“我承认自己有病,但是我不敢追寻病根。不接受爱。不付出爱。不传递爱。”如果说此前在溯源自己的精神历史时,李兰妮感受到的是一个缺乏爱的生命成长空间,在小狗乐乐身上,她觉察到自己身上同样欠缺爱的能力。文末作者所感悟到的动物疗法就是爱的疗法,发现爱,接受爱,传递爱。这样的发现并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高尚的宣言,它关涉到在日常的生活,在与一切生命交往的细节里如何真正去接纳一个生命,去呵护一个生命的成长。
作为一种隐喻,李兰妮借疾病以省察社会历史的精神病症,因为“所有的病痛都是社会的病痛”。作为社会中人,身体是人对社会情状的直接承载,身体的不良症状也正是社会危机的隐形呈现。在这本书里,作者转换视角,通过以小狗乐乐为中心的宠物狗群体来窥看社会生态的一隅,测量一个社会健全、健康的精神指数。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一个至情至性的动物世界——狗狗们的生活习性、性情喜好、生理反应及它们之间的嬉笑逗乐,对同伴们的追随思念。在这里,每一只狗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但隐忧甚至是恐惧也伴随而来。狗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乐园,它隶属于这个以人为主导的社会。尽管围绕在宠物狗身边既有充满爱心、珍视每一个体生命的朴实之人,也有对这一群体恶语相向、肆意伤害的人。狗狗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并不乐观,不论是乐乐所遭遇的无端索赔案,一些工作人员无礼的盘问,还是面对霸道同类的欺负伤害,那些暗处隐藏的毒手,使得狗狗的权益无处申诉,这点,从狗的户口办理上就可清晰看出。社会把这群动物当作是负累、依附之物,而并非可以与人分享,有着与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孤单寂寞的生命个体。
爱,仍是如此稀缺的资源。倘若一个人有爱,尊重生命,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这是不是可以作为一个社会健康与否的标准?一个健全、健康的社会若能顺应人的生命潜能,满足并实现生命本能和内心深处的需要,人的生命世界一定会更加灿烂。这一点,也应该适应于社会中所有的生命个体,包括一只狗,或者一只猫。
书名“我因思爱成病”,出自《圣经》,实属李兰妮的身心自况。在这里,“爱”不是空灵缥缈的事物,它是在病人李兰妮检索成长和生活病痛的经历后,发自内心的切近实有的吁求与呐喊,也是希望在与一切生命的交往中得以践行的理念;它指向个体的生命成长,也指向沉疴在身的社会时代的病症。现代人也谈爱,但那多半是残缺的爱,不是他们不愿意爱,而是他们没有能力爱。爱的匮乏,是因为生命的无能;生命的无能,又因为人的欲望、局限、叛逆和罪,使得人生命中的光亮日益黯淡,从而失去了肯定的力量。
《我因思爱成病》讲述的也许只是个体的见证,是人与人、人与动物交流的一些片段,但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那个爱心苏醒的过程,也分享到了爱的力量与甜美。(谢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