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加拿大籍笑星大山:我还是喜欢文化使者这个称号
//www.workercn.cn2013-12-11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更多

  中新社天津12月10日电(记者 张道正)“我还是喜欢‘文化使者’这个称号。”加拿大籍著名笑星大山10日晚间做客天津大学,笑侃25年来中西文化之所见。期间,大山炉火纯青的普通话、地道的北京话、网络语言、俚语等脱口而出,不时笑翻全场。在被问及他“五花八门”的身份时,他表示还是看重“文化使者”身份。

  大山是继白求恩之后,又一个被中国人所广泛认同的加拿大友人。他出生于渥太华,原名马克。罗斯韦尔(MarkRowswell),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习中文,长期在中国说相声、演小品,被中国人熟知,他亦因此被加拿大奥委会委任为2008年奥运加拿大国家队的特使。

  “大山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在当晚的演讲中,大山又一次引用了这句他最喜欢的中国媒体对他的一句评价。“我来中国已经25周年了。”

  那是在1988年的中央电视台元旦文艺晚会上﹐北京大学的加拿大留学生Mark Rowswell参加小品《夜归》的演出,他一句:“开门啊,玉兰,我是大山,”令亿万坐在电视机前的中国老百姓笑声不绝﹐这个当时中国话说得还有些稚拙的“大山”,自此开启了他在中国长达25年的“走红”。

  在天津大学演讲的当晚,他还现场展示了一张其刚到中国时的照片。在学子们“好帅啊”、“男神”的惊呼中,大山却用冷幽默“自嘲”:“这哪是男神啊,分别是‘吊丝’嘛!”惹得一阵爆笑。

  大山在中国最初以相声走红,但他并不把自己归入喜剧“笑星”类,而是发挥自己特长,定位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除活跃在中国的演艺舞台,参演了不少电视剧、话剧,特约电视主持等演出外,他注册的大山有限公司还从事教育、文化、商务等工作,并担任有关防癌、环保方面的公益广告代言人等。

  当晚与天大学子的交流环节,大山表示,自己在中国的成功,并没有按“外国人”的框架把自己定死了,而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让中国人觉得“虽然大山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不要过于强调‘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区别,人性是共同共通的。”大山认为,不能把中国人和外国人分太清楚。“比如我跟我老婆之间的婚姻,其实男女差别才是最大的,外国人与中国人只是众多不同中的‘之一’”。

  大山说,很多人认为我很“中国”,并不是被同化了。“而是因为我克服了语言障碍,对这里的环境也熟悉了,进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觉得首先这是个‘人’,而不是首先想到这是个外国人”。

  回顾自己在中国的25年,大山感慨良多,他表示:“我的优势还是在民间,未来还是会继续从事民间文化的交流工作,我喜欢‘文化使者’这个称号。”

  大山还寄语学子们,如今中加之间的交流大部分是民间交流,只要每个人以认真开放的胸怀去交流,去打破一些思维定势,学习一些新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文化使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