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张大千
张大千作品《出水红莲》
3月13日,“万里江山频入梦——张大千辞世三十周年两岸纪念展”在成都开幕。这是海峡两岸收藏的张大千作品首次合并展览,也是大陆首次完整呈现张大千一生各个时期的艺术创作。张大千,这个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广结师友,裁长补短都密不可分。
张大千其人
张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 。生于1901年,卒于1984年,四川内江人。“大千”这个名字,是他在1919年冬于松江禅定寺(今已不存)出家时,由住持逸琳法师为他所取的法名,出于佛经《智度论》卷七,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略语。因为大千不愿接受烧戒,而且他家中长辈们反对他遁入空门,最后由二哥善子从上海(或云杭州)将他抓回四川成婚。从此,大千不再起意出家当和尚,而且前后一共娶了四位夫人。他虽然再也不当和尚,但是“大千居士”的名号,他却延用终生。
画家与美食家
本次由吉林省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和深圳博物馆联袂推出的大展“万里江山频入梦———张大千辞世三十周年两岸纪念展”在四川博物院盛大启幕,这是海峡两岸收藏的张大千作品首次合璧展览,也是大陆首次完整呈现张大千一生各个时期艺术创作的高端大展。四川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三馆各提供35件作品,深圳博物馆提供馆藏张大千作品《泼墨荷花图》1件。展览分为“初试啼声崭露头角”、“仕女腕底美妇”、“敦煌飞越千古”、“故乡山水创作泉源”、“欧美天涯游踪”和“花卉天地聚精”六大板块。从3月13日持续到5月25日都对公众免费开放。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大画家,被徐悲鸿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却说,“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当时,能到张大千家吃饭的同时得到其亲自书写的食单真是一种莫大的荣誉。1981年张大千在台北宴请张学良夫妇的食单,张学良拿回去精心装裱成手绢,特在后部留白,次年邀张大千在上面题字留念。于是张大千在上面画了白菜、萝卜、菠菜,提名“吉光兼美”,并题诗云:“萝菔生儿芥有孙,老夫久已戒腥荤。脏神安坐清虚府,哪许羊猪踏菜园。”当时在场的张群也应邀在此页题字:“大千吾弟之嗜撰,苏东坡之爱酿,后先辉映,佳话频传。”
饱受争议的张大千
提到张大千,面壁敦煌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1940年后,张大千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大千对敦煌石窟艺术作了系统研究,经博搜详考,记录并完成20万字的学术著作《敦煌石室记》成为敦煌学研究的开山之作。1943年正式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张大千对敦煌文物的探索和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多年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对敦煌文物的破坏也是不可饶恕的。敦煌洞窟里的壁画竟有好几层,要想看里层精美的画作必须把外层剥落。有记载表明,这浮面的一层是张大千与同行商量后,命士兵打掉的。1948年,经由兰州某报通讯,甘肃省议会提案转请教育部“严办借名网利破坏敦煌古迹之张大千”。张大千多年背负了“毁坏壁画,盗窃文物”的罪名。有学者指出,既然当时的工艺还不能达到内外兼得的水平,那么张大千就应该将此保留,待后人研究。
回不去的故乡
从1949年底离开祖国,到1978年8月回台湾定居,大千将近30年在海外生活,这是他后半生的一段漫长而非常重要的时期。
张大千50岁时登上去台的飞机,一生没有再回大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高层领导曾多次过问张大千的回归问题,并希望其好友谢稚柳和徐悲鸿联名写信劝张大千回国。张大千的家属杨宛君捐赠了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稿后,周恩来曾亲自指示文化部颁发4万元奖金,并说要留2万元给大千先生回来后用。
面对这一切,张大千并不是没有动心。1957年春天,张大千托一位印尼华侨捎口信,说他想回来看看。只可惜答复还没有作出来,“反右”运动就开始了,张大千迟疑之中还是断了回国的念头。张大千先后有四房妻子、九子七女。他要自食其力地供养全家人,就必须以卖画为生,而按当时大陆的政策,他肯定难以适应。
1984年4月张大千病逝台湾,享年84岁。现在他生前台湾居住的“摩耶精舍”建为“张大千纪念馆”。(记者 魏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