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她推动“中国篆刻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的作品成为国礼,将中国传统文化带上了世界舞台。她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
印章千载驭文化,国礼方寸传友情。近日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用寿山石镌刻的中文印章多次成为国礼。印章为什么能成为国礼?记者专访了几方国礼印章的篆刻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女士。
一见面,骆芃芃热情地与记者握手。这是一只柔软却有力的手,正是这只手,以刀代笔、以柔克刚,在方寸间表现出大千世界,渗透出女性特有的细腻,又不乏遒劲而充满张力。这只手,驾驭过“治国理政”这类厚重题材,也在一笔一刀中传承着中华文化精髓中的“金石精神”。
“印章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用于行使和授受国家机关权力和表明个人身份的凭证。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品,篆刻记录和见证了中国人的身份、尊贵和诚信。”骆芃芃简明扼要地谈起印章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富民强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复兴,尤其2008年奥运会中国印的使用,把这种特别的艺术形式推向世界。
“过去国礼多为瓷器和刺绣,现在印章作为国礼走上国际政治舞台,具有很强的文化意义。”骆芃芃拿出照片,讲述了今年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向世界发布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一书,背景和标识就广泛采用了她篆刻的“治国理政”印章,“在一个宽大的场景中,红色的印章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张力,鲜红的色块、放大的印章先声夺人地传达了中国气息,具有强烈的标识作用。”
“外国人虽然不认识中国字,却能欣赏字里行间的抽象美和写意色彩。但要在方寸间展示如此多的文化内涵和信息,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骆芃芃话锋一转,道出创作的不易,“篆刻是一门综合艺术,印章的工具只有一把刀和一块石头,载体是一张宣纸和一盒印泥。要刻一方印章,作者倾注的精力与时间不亚于创作一幅书画作品”。
“把大家熟悉的字镌刻出大家能感受和领悟到的意象,是创作中最费心力的环节,也是最体现个人艺术造诣的环节。”骆芃芃说,“我的作品风格是统一的,但处理不同内容又有不同的意象表达,要用文字和线条表现出不同的感觉和内涵”。比如,刻“治国理政”四个字,要体现习总书记的治国理念和方法,应有理性严谨的美,所以字体都很方正、厚实。
骆芃芃告诉记者,现在她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的工作,还要带学生,时间总觉得不够用。但每周她都“刀不离手”,每周日是“雷打不动”的篆刻创作时间。勤勉的她已经镌刻了近2万方印章。她的芳名也享誉海内外:“神刀女”、“国宝级篆刻家”等荣誉和头衔比比皆是,但她仍以一种谦逊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创作,“有时好不容易刻好一枚作品,开始很满意,过段时间就不满意了,这时会有喜忧参半的纠结心理,忧的是又有问题了,喜的是又有了提高的空间”。
“到明清时期,印章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不同的时代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在今天依然需要推陈出新,我们要让这门传统艺术历久弥新。”骆芃芃认为,“历久”就是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古朴的韵味,“弥新”就是要加入当代人的审美和追求,对传统艺术的继承要有今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