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师昌绪院士(2003年)
1956年师昌绪与夫人郭蕴宜的结婚照。两人喜结连理的大媒人是周恩来总理。图①②由本报记者田瑞夫翻拍
离96岁诞辰还差5天,一位从河北徐水走出的老人溘然长逝。
他的离去,震动了整个中国科技界。
11月16日,北京八宝山。
上千名社会各界人士向他作最后的告别。当记者手捧菊花,与家乡父老一道为他送别时,忍不住在心里反复咂摸吊唁厅正门外悬挂的那对黑色挽联——“研材料、鼎工程、昌绪丹心熔铸强国梦,拓基金、谋宏略、师老风范激扬民族魂”。
“先生这一生,就是为国的一生。”挽联的主要起草人、曾先后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的河北老乡周大民言未出口,眼已湿润。
这位非凡的老人,就是被誉为“中国高温合金之父”、“中国材料学之父”的河北籍两院院士师昌绪。
看着参加追悼会的人群逐渐散去,63岁的河北徐水人师兆仁立在一边,不发一语。
他知道,七叔已经走了。
师兆仁眼中的七叔,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他那一张口就带出来的保定乡音,是他那永远乐呵呵的面容,是那剪也剪不断的亲情。
“2012年5月,七叔最后一次回大营村时,已是90多岁的人了,也不用搀扶,特别兴奋地给大家讲这讲那……”在八宝山这特殊的场合,为记者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师兆仁不觉笑中带泪。
说陌生,是因为从1937年南下逃难之后,“70多年的时间里,七叔只回过故乡四次”。
在与家乡暌违的70多年里,那位走遍万水千山却始终没有改掉乡音的七叔,从一个曾梦想当个高小教员的徐水小伙子,变成了一代科学巨匠。
他,叫师昌绪。
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铭记的名字,也是一个值得河北人为之骄傲的名字。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科研成就。
“在他心里,祖国就意味着一切,他会因为祖国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未来,也会为了祖国的需要来贡献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成长与奉献经历的典型代表。”在他身后,我们听到了很多这样的评价。
或许,对他那一代知识分子而言,家与国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而少年时代故乡特殊的成长经历,正是他毕生家国梦想的起点——
故乡情
“保定师范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
距北京100多公里之外的徐水县大营村,当年师昌绪出生的那排房子,由师兆仁一家负责管护。一条狭长的南北向胡同旁,那座曾经几进几出的大院子,历经变迁,早已被切割分解,而今只剩下一排40多年前翻修过的北房。
“七叔回村时曾描述过,那是一个五世同堂、四世同居的大家庭,老老少少40口人住在一起,平和共处,却又热热闹闹。”
父亲是个秀才,儒家思想浓厚,爱国意念强烈,母亲出身破落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劳善良。在师昌绪关于家族历史更深切的回忆里,伯祖父占有重要一页:“他是个进士,是那一带的义和团首领,后来被八国联军杀害了。”
家与国的命运,在人生最初的起点,就已经联结在了一起。
师昌绪生前对自己的评价是:绝非一个聪明人。他自述从小软弱善良,不与人争,甚至衣着邋遢,同聪明伶俐的弟弟比,绝不像一个有出息的孩子。甚至,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背诵一篇文章,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背出来了,他却因为背不出来而被罚站。
而在十弟师昌泉的回忆里,七哥从小就很用功,兄弟们玩耍的事他也一概不参与,是个标准的“书呆子”,经常独自躲到家里一个僻静的小院子读书,一呆就是一天,吃饭的时候得去喊好几遍才回来——因此得了个外号“老院子”。
因为这份勤奋,在小学毕业时,自称“智慧平平”的师昌绪在全县统考中考了第一名,考上了当时很难考的原河北省立保定师范学校——也就是旧址位于保定火车站附近的西下关街上的著名的“保定二师”。
1934年,师昌绪入学时,校园围墙上“打倒蒋介石”的大标语及被镇压学生的血迹仍隐约可见。
“在我整个的这一生中,二师对我的影响应该说是最大的一部分,因为那时正是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2009年,师昌绪深情撰文《回忆与希望》,这样谈到自己的母校。在其他场合,他也多次讲过,“在保定师范那三年,我的性格改变得最厉害。”
那是收获满满的三年,学校名师云集,教学思想先进,连课外作业都采取根据学生能力、兴趣和需要,由师生按月订立“学习公约”的方式来布置;那更是一段充满新奇的时光,拥有上千亩土地的学校,每周总有三四次,会安排数以百计的学生组成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到而今的清苑县城一带去耕种,师先生由此学会了给梨树剪枝,还改变了在家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师昌绪上高小那年,正逢“九一八”事变,他后来回忆自己“一段时间几乎天天下乡宣传抗日”。而在保定师范,作为“保卫华北的预备队”,师昌绪每天还要早晨舞大刀、打形意拳——这个习惯,后来延续到了耄耋之年,直到90多岁时,他每天早上还是要走路30分钟,打10分钟拳,一天睡觉4到6个小时,中午不午睡,如果不用出去开会,每天必到国家自然基金委上班。
“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
如今,一进大营村小学,就能看到一块醒目的石碑,师昌绪的题词,青石红字,被刻在上面。师昌绪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1公里之外邻村的荆塘铺小学,前些年也合并到了这里。老人为母校留下的不仅是人生的箴言,还有自掏腰包的10万元奖学金。
这个初冬,为了纪念这位敬爱的校友,师生们在石碑前面摆满了鲜艳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