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于蓝近影
相信不少读者会和我一样,早就知道于蓝,也熟悉她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然而对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一辈电影家的人生又了解多少呢?我在《北京日报》文艺部做电影记者时,曾多次与她见面、一起参加活动;更由于与于海丹(于蓝侄女)李雪健两口子是好朋友,一些场合便也随着他俩管于蓝叫一声“大姑”。于蓝总是笑着回应:“这孩子!”
在举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又一次走近“大姑”,静心听她讲述延安、讲述电影、讲述爱情、讲述人生……
延安,世界上最艰苦最快乐的地方
于蓝生于1921年,两岁时随父母移居哈尔滨。儿时记忆最深的是滑爬犁。伏在爬犁上,借着起伏的山岗顺坡滑下。当时只有六七岁的她,不时摔倒在冰雪上,但她不哭,马上再扑到爬犁上继续滑下去。她还爱爬杆,一会儿工夫就能爬上几米高的木杆。这些都培养了她坚强的个性。8岁那年,一个凄风苦雨的日子,辛勤操劳了半生的母亲患病去世了。不久,继母进了门。迫于生计,于蓝只身投奔在沈阳老家的祖父。继母寂寥时买的一些“闲书”,也滋养着于蓝。这阶段,她初识了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甚至知道了托尔斯泰。
1931年,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于蓝随家人由沈阳逃离至张家口,这次逃难经历让10岁的于蓝第一次看到了国破家亡的惨景。1937年,于蓝一家在北平重新安定下来,可是好景不长,“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她被送进一所女子学校,但只待了二十几天就离开了。“北平城像口活棺材,不能再这么待下去!”于蓝的心在呐喊,一定要找到抗日救亡队伍。
1938年,于蓝的好友王淑源到了北平,告诉她中国不会亡,共产党是主张抗日的,离北平不远就有平西抗日游击队!于蓝第一次离家出走去寻找队伍,没想到,刚出城门就被日本鬼子逮住了,送到了宪兵队。无论他们如何威逼利诱恐吓,于蓝就是不吐口。鬼子抓不着什么把柄,只好作罢,她总算脱离了虎口。自此,父亲苦苦哀求,继母喋喋不休,还让她的大哥于亚伦盯着她,怕她再惹麻烦。哥哥那时也受到进步思潮影响,暗中变得支持妹妹出走。不久,他自己也奔赴延安,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兄妹俩在宝塔山下意外相逢,喜极而泣。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天,暴雨倾盆。于蓝对年仅11岁的二弟说,姐去给你买咖啡豆吃,你在家等我吧。她举着油纸伞向郊外奔去,巧妙地过了哨口关卡,翻过妙峰山,来到了斋堂——平西抗日根据地。在决定去延安之前,于蓝曾躲避到同窗好友赵书凤天津的家中。慈爱的赵母知道留不住女儿了,就把女儿叫到身边,给她改了个名字:赵路。意寓一路顺当、平安。于蓝要求也给她改个名字。赵妈妈想了想说:“就叫蓝吧,万里无云的蓝天多好呀!”从此,她的原名“于佩文”再也没有用过。不久,于蓝等十几名热血青年在党派遣的一支部队的护送下,穿越封锁线,经历近两个月的艰难跋涉,到达了陕北延安。她在日记本上写下了终生难忘的日子:1938年10月24日。于蓝至今还记得当年渡黄河时的情景:他们坐在两条大木船上,与数匹骡马在汹涌澎湃的黄河激流中“飞渡”,惊心动魄,真正体验了《黄河大合唱》中描写的壮烈情景……
说起当年,于蓝依旧激情难抑:“到延安的那天已经是晚上了,我们扔下背包就跑出去了。走进一座旧教堂式的建筑,里面正在开‘干部联欢会’。什么是‘干部’?所有人都穿着一样的灰色制服,打着绑腿的是部队的,整整齐齐特别精神。一切都是全新的感觉,激动得不得了。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报到处填表,只见表格的左边有行竖排字:‘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右边是‘对革命无限忠诚’,看到这几个字,一股说不出的情感撞击心头……”她第一次郑重地填写上自己的名字:于蓝。70多年后,她仍发自内心地说:“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延安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
延安的岁月中,于蓝先后在抗大、女大学习,晚上点着汽灯参加业余演出,打小堂锣、跑龙套,都乐呵呵的。于蓝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努力改造自己、锻炼自己。一年后,她终于在镰刀斧头的旗帜下举起了右手,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奠定了自己人生道路的基石。此后,她成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演员,参与了那个时期党领导的所有文艺活动,在几部重要的话剧,如《一二·九》《火》《日出》《带枪的人》《佃户》《中秋》以及根据契诃夫小说改编的《求婚》中,出任主演或担当重要角色。于蓝的名字在延河岸边开始被人熟知……
演绎经典的尹升山 | 2009-09-25 |
三个“留守”知青的故事 | 2009-09-25 |
满目青山夕照明——记四位老电影艺术家 | 2009-09-25 |
毛泽东的儿媳刘松林:传奇而普通的人生 中... | 2009-09-25 |
于蓝:为信念而燃烧 | 2009-09-25 |
舒晓鸣:我吃过毛主席半块糖 从“小白毛女... | 2009-09-25 |
之前传闻有了验证 韩雪真是“红三代”(图) | 2009-09-25 |
陈维亚谈抗战文艺作品: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2009-09-25 |
邓超出演爱国将领张自忠(图) | 2009-09-25 |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文艺 | 2009-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