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国庆摄
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昨天落幕,就在前天上午,刘慈欣来了,为排成长龙的读者签售图书,活动持续近3个小时,比原定时间延长了40分钟,共签售图书1300余册。
刘慈欣前不久获得“雨果奖”,而就在8月11日,《三体》第二部英文版在美国上市,前天又在大中华区上市。大家喜爱的大刘喜事连连,相信谁也不会否认他是一位幸运的科幻作家。不过,刘慈欣却一如既往地淡定,他说《三体》是个例,要以平常心看待。其实,如果走到幕后,会发现《三体》神话真的难以复制。
评价
他不是作家,他是分享者
“他不是作家,他是一个分享者。”《科幻世界》主编、《三体》三部曲责编姚海军如此评价刘慈欣。
姚海军与刘慈欣相识十几年,在他眼里刘慈欣脑子里有无数绚丽的想象,时刻想找到知音,与之分享,他对科幻的痴迷,常人难比。这番话还有另一个支撑,姚海军手头正在编辑刘慈欣的首部随笔集《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其中收录刘慈欣从事科幻写作以来的30篇文章,不少都从未面世。从这些文章中,姚海军感到,即便是刚开始发表作品那些年,刘慈欣的分享意识已足够强烈。
2003年2月刘慈欣写下《从双奖看美国当代科幻》,他在文中分析了2000年“雨果奖”值得注意的趋势,以及美国科幻的发展变化。在他看来,美国科幻很多元化,有很多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触动灵魂的作品,“比起美国当代科幻,我们的科幻已经轻得像羽毛,沉浸在风花雪月的春梦中。”
在姚海军看来,从这部随笔集不仅可看出刘慈欣的科幻观念在不断进化、深化,更有他对科幻理念的坚持,“他从来没有迷失过自己。”
同行也在为刘慈欣的幸运寻找注解。科幻作家王晋康说:“从晚清开始,中国出现了科幻作品,但中国科幻曾多次断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又曾因批判现实作品的出现,受到过很大挫折。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才逐渐复苏。”他认为,刘慈欣正是复苏后的中国科幻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一棵大树。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也认为,刘慈欣不仅继承了中国科普的传统,还吸收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作品批判现实的元素,“他的作品软硬结合,这是他在科幻文学里的最大贡献。”
作家阿来:边读边写 | 2012-12-21 |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传统科幻文学正... | 2012-12-21 |
刘慈欣:没有情怀就没有科幻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入围美国星云奖 | 2012-12-21 |
刘慈欣曾推荐书单: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 为亚洲首次获奖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科幻让琐碎的生活... | 2012-12-21 |
刘慈欣获雨果奖 其多部小说将陆续改编成电影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获国际舆论盛赞 作品被评“... | 2012-12-21 |
“三体“后至今无新作 刘慈欣:漫长构思耗... | 2012-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