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回忆
他让杂志社方向发生转变
“他的想象力让人耳目一新。”姚海军记起2001年时,他阅读刘慈欣首部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的感受,“当时国内科幻出版还不景气,我们想,要把中国科幻这个类型真正在中国立住,应该在长篇出版上有所作为。”
于是,《科幻世界》时任主编、著名作家阿来找到了作家出版社,但结果并不算满意,《超新星纪元》卖了15000册。“我当时认为中国最好的科幻作家的书,像王晋康、刘慈欣的书应该能卖到3万册。”未能实现预期,姚海军又向阿来提出,杂志社应该自己做出版商,毕竟类型文学并非大型出版社的强项,阿来则抛下话:“只要你能说服发行部,那就做。”
直到换了三任发行部主任,《科幻世界》才正式出版图书。姚海军接到《三体》书稿是在2006年,花了5天时间看完后,他心潮澎湃,“刘慈欣最能触动我们这种科幻迷,他喜欢技术畅想,叙事密集,他确实无人能比。”
这一回《科幻世界》又破例了——首次连载长篇作品,这一招在科幻迷中立刻引发震动,“每个月我们都会接到几百封读者来信。”但姚海军认为,《三体》真正形成爆炸性的轰动,是在微博兴起的2010年底,“《三体III:死神永生》上市后,过去无法想像的读者冒了出来,演员、音乐家、诗人、IT精英、投资人在网上大发观感,‘三体’成了文化现象。”而果壳网科学活动主持人小姬的说法也流行开来——世界上分成两类人,读过《三体》的,和没有读过《三体》的。
幕后
美国科幻大咖亲自写书评
《三体》的故事从来不会终结。2012年的一个夏夜,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综合部总监李贇通过广播认识了《三体》,买书看过便欲罢不能。2012年7月,这家公司签约购买《三体》三部曲,从此,《三体》英文版和中文版一样,走出了一段不寻常路。
签下英文版权,李贇向公司提出,先翻译全文,再考虑输出。“现在看来,这是一次冒险,不算人力投入,《三体》三部曲初期投入就高达100万元。”李贇的提议,通过了公司内部审批程序。
“我们削尖了脑袋想找世界级优秀译者。”李贇说,世界优秀科幻文学译者数量也就两位数,通过朋友的朋友,他联系到了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以及美国人乔尔·马丁森(中文名周华)——这位科幻文学的疯狂爱好者,阅读过中国21世纪以来所有的科幻长篇作品。最终,刘宇昆翻译了第一部和第三部,分别用时9个月、10个月,周华翻译了第二部,用时1年。
“就像嫁闺女一样,我们要把闺女打扮得漂漂亮亮,还得把闺女的内秀找有识之士说一下。”李贇说,翻译完成后,他们并没有贸然去找海外出版社,而是通过美国本土的文学代理商推介作品,并邀请行家撰写书评。
美国大名鼎鼎的科幻作家、空间科学家大卫·布林竟然为《三体》写书评了。“老人家写书评有一个条件,只看纸质版。我们就按需印刷打印好图书,通过电商快递至美国。”李贇说,大卫·布林很快给出高度评价:“三体”问题思考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多个重大问题,刘慈欣站在了世界科幻作家的最前沿。
这样的书评,很难不让出版社动心。但直到去年5月,《三体》才正式落户全球知名科幻出版社托尔出版公司。李贇回忆说,托尔公司的合同条款有29页,一些条款不利于中方,双方多次讨价还价,历时9个月才谈妥。
去年11月11日,《三体》第一部在美国上市,“三体迷”为此而欢呼。(记者 路艳霞)
作家阿来:边读边写 | 2012-12-21 |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传统科幻文学正... | 2012-12-21 |
刘慈欣:没有情怀就没有科幻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入围美国星云奖 | 2012-12-21 |
刘慈欣曾推荐书单: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 为亚洲首次获奖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科幻让琐碎的生活... | 2012-12-21 |
刘慈欣获雨果奖 其多部小说将陆续改编成电影 | 2012-12-21 |
刘慈欣《三体》获国际舆论盛赞 作品被评“... | 2012-12-21 |
“三体“后至今无新作 刘慈欣:漫长构思耗... | 2012-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