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一直在对自己说,不要再骗人了,不要再弹了。”昨晚,王府井教堂里奏响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弹奏它的就是中国女钢琴家朱晓玫,但是直到音乐会开场前,她还在说这样的话。她所说的“骗”,指的就是举办音乐会。“我水平还远远不够,不要再写我了。”采访过程中,这也是朱晓玫最常说的话。尽管她知道,有她出现的演出,从来都是一票难求,包括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这场演出。
“不好看”的音乐会场场爆满
演出前,看着台下坐得满满的观众,朱晓玫还在嘀咕:“我这样一个66岁的老太太弹琴,有什么好看的?”
确实,朱晓玫弹琴真是没什么好看的。钢琴前,她一身咖啡色的中式衣衫,浑身上下连花纹都没有。刘海齐眉,两侧头发略向内扣,她留着典型的上世纪80年代学生头,除了一双眼睛盯着琴键,脸上甚至没有表情。弹琴手法十分轻柔,“有力地触键”、“激动地扬起了手”这种烘托气氛的形容也跟她完全贴不上边。
但是,就是这个弹琴不好看的朱晓玫,自从去年开始在香港、济南、上海等城市巡演,场场都会爆满。其中在上海站的音乐会门票还在48小时内售罄,加演一场的门票在10分钟又被一抢而空。而就在几天前,朱晓玫在西安的演出更火爆,光音乐会结束后的签售就卖出了近400张唱片。这个数字,打破了李云迪有一年在西安演出时的纪录。
乐迷们都知道,在法国高等音乐学院任教的朱晓玫,在国外极负盛名。1949年出生于上海的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赴美国求学。在美国待了4年后,又前往巴黎,并在那里定居。“美国的环境让我太亢奋和激动,所以那时候弹琴很夸张,动作非常大,像表演。”说到当年的弹奏手法,朱晓玫笑得很不好意思,“去了巴黎就好了,每天逛博物馆,看街上的雕塑,整个人一下安静下来了。”
这个在法国寻找到平静感的朱晓玫,却让法国钢琴界不再平静。1990年,她的首场演奏会在巴黎圣朱利安教堂举行。法国人被她演奏的巴赫震惊,也被她身上谦和的东方气质吸引。从此之后“Zhu Xiao-Mei”的名字在法国钢琴界响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