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时刻准备为时代而歌的“音乐顽童”
——记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著名艺术家阎肃(下)
“蜂酿百花蜜,香甜留人间。”
从歌剧《江姐》开始,阎肃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党的女儿》《红色娘子军》《红灯照》……一部部红色剧作喷薄而出;《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长》《天职》……一曲曲军魂赞美诗大气磅礴;《敢问路在何方》《故乡是北京》《雾里看花》……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荡气回肠,这些都已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在共和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阎老(阎肃)都有代表性的作品问世,并流传至今。这些蔚为大观的杰作,足以构成中国音乐史册中最华彩的乐章。”著名词作家王晓岭如是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几个月前,作家王树增的长篇新作《抗日战争》第三卷刚刚出版,阎肃想读,“我去他家送书,一进院子,看老人家正端坐在那里。我问阎老干吗呢,他回答,我正急着等你的书看呢!真没料到,这么大年纪,还是那么急迫地读书。”
曾有人问过阎肃:“大家都说你是文艺界的‘常青树’,你是怎么做到的?”阎肃当时的回答是:“‘常青树’不敢当。我在创作上也没有什么窍门,只有8个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去过阎肃家的人,都对他家里那整整一面墙的书印象深刻。阎肃说,创作关键时刻,正是万卷书给了他灵感,助他在艺术领域行了万里路。
1984年,《西游记》剧组请阎肃写首主题歌,他痛快地答应了。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落笔即成。
但写到这里,往下怎么接?阎肃被卡住了。“死活想不出来,难得我满屋子乱转。”他穿着棉拖鞋,从客厅踱到卧室,又从卧室踱回客厅。
直到两周后“家里的地毯生生踩出了一道印子!” 回头望望,鲁迅那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突然“跳”了出来。
阎肃豁然开朗,“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一句在脑海里灵光般闪现。
随着电视剧《西游记》的播出,《敢问路在何方》 这首主题曲也红遍了全国。“路在脚下”就此成了一个时代的格言。
“阎老写《敢问路在何方》不仅是写《西游记》里的师徒4人,也是在写整个时代。在改革的大潮中,一个企业、民族乃至国家的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它唱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鼓舞着全中国人民。”因演唱《敢问路在何方》而家喻户晓的蒋大为说。
为一句歌词揣摩几个星期,为一个字茶饭不思。不仅是《敢问路在何方》,几乎每首歌词的背后,都是阎肃多少个辗转反侧的日日夜夜。
在儿子阎宇的记忆中,父亲就是书桌前的一个背影。“平日的生活他就是窝在家里,关着门、一个人看书,是那种‘千万别来打扰我’的人。所有成功的人都是从寂寞中来的,我觉得他就是个‘寂寞大师’。”
阎肃的严肃:青年人不要指望一锄头挖出个金... | 2011-02-21 |
词作家阎肃: 随时随地健身 | 2011-02-21 |
阎肃儿子:父亲情况在变好 别苛责于文华传... | 2011-02-21 |
家人:阎肃“病逝”消息不实 目前情况比较... | 2011-02-21 |
纪敏佳:阎肃老师是住院治疗并未去世(图) | 2011-02-21 |
阎肃儿子称父亲情况在变好 请大家别苛责于... | 2011-02-21 |
阎肃:用作品绣出不褪色的红旗 | 2011-02-21 |
阎肃的追求之路:“东风送我飞向前”(图) | 2011-02-21 |
空政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剧作家阎肃:“愿意... | 2011-02-21 |
记阎肃的奉献情怀:“只愿香甜满人间”(图) | 2011-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