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与故宫学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谈“故宫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历代文物、文献,可谓古代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于2003年首次提出“故宫学”学术概念,提倡将故宫博物院当作一个文化整体来进行研究。15年来,故宫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对故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与广泛普及。本期学术周刊邀请郑欣淼做专访,结合其学术研究及在故宫管理工作经验,来谈谈“故宫学”研究的特点、进展与意义。
故宫学的文化整体性
学术周刊:您于2003年首次提出“故宫学”的概念,这是基于怎样的思考?如何界定这一概念与学科?在此之前,是否已有相关学术研究?
郑欣淼:2003年,我在南京博物院成立70周年博物馆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确立“故宫学”学科地位开启故宫研究新局面》的讲演,正式提出“故宫学”学术概念,并从故宫学研究的对象、故宫学研究已有良好基础、确立故宫学学科地位的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其实,我对故宫文物引起关注,可以追溯到2000年。当时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个“清代宫廷包装艺术展”,当时还在国家文物局任职的我,受邀来观看展览,受到很大启发。我发现,这些包装不是一般器物的包装,而是与珍贵文物结合在一起的,并且是专为皇室或皇帝制造的用品。展览把清代宫廷包装定位在艺术的角度来展示欣赏,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好的包装不仅讲求实用,而且注重美观,把科学与艺术结合了起来,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这一展览加深了我对文物内涵的了解,拓宽了我对文物概念的认识。据故宫同志介绍,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过去往往把文物与其包装物区分开来,对包装不甚重视。例如著名的乾隆“一统车书”玉玩套装,是利用日本漆匣作为外包装,匣内错落有序地摆放10层锦盒,锦盒内有造型各异的古玉及为之彩绘的山水、花鸟、诗词咏颂。为防止套匣置放顺序混乱,特将层数顺序与吉祥祝愿的名字合二为一,如一统车书、二仪有像、三光协顺等,把实用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结合起来。这套精美的套匣,无疑也是文物,但长期以来只是把匣中的玉器作为文物保藏,而把套匣弃放它处,据说为了这次展览,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让它与玉器合在了一起。看完展览后,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提出要扩展文物的概念,不只限于传统的青铜器、瓷器、玉器、字画等方面,也不应简单地按某一年代作界限。只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就应该当做文物。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即怎样看待故宫的文物藏品?故宫文物包含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物,如铜、瓷、书画、文玩及其他工艺品等,它们一直是作为艺术品而庋藏的;另一类是反映宫廷典章制度以及日常文化生活、衣食住行的物品,大多是当时的实用之物。过去不少宫廷历史文物长期未被视为文物,或仅列为“文物资料”,其原因主要是认为这些遗物存在缺乏艺术性、不完整性、大量重复性、时代晚近性、材质普通性或重复品太多等问题。比如宫廷戏曲文物很多,除过大小4个戏台,还有1万多册清宫剧本,7000多件戏衣,以及刀枪等各种道具等,这些都被列入文物之列,但有关戏曲的888件靴子与盔头,在当时则不被纳入文物之列。如果研究清宫戏曲史,肯定是要包括所有跟戏曲有关的实物,包括这些靴子与盔头。这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是把故宫仅仅当做藏宝之所,还是展现宫廷历史文化的场所?这是关系故宫价值、故宫博物院性质的认识问题。我们认识到,清宫的所有遗存,没有不是文物的。其一砖一瓦、一物一件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生命。这是故宫的最大特色,也是故宫的特殊价值,而保护好一个完整的故宫则是故宫博物院的使命。
我提出故宫学,其依据与基础就在于故宫文化的整体性。我与一些人交流,经常有人会说,郑先生是讲故宫学的,故宫里那么多东西,当然可以称作“学”的。我说,提出故宫学不仅是故宫藏品多,还包括这些藏品与宫廷建筑、与皇帝的关系,藏品之间的关系,包括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等。比如说“三希堂”的三件法帖,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但是弄清楚这三件文物是怎样进入宫廷并放在什么地点,又如何最后藏到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并且研究乾隆皇帝在其上的众多题跋等等。这就是故宫学的研究。只有坚持故宫学视野,才能看到故宫文物的生命,也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些文物是有历史内涵的、有故事的,是互相联系的。
故宫学提出之前肯定有相关的学术研究,这些研究为故宫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特别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故宫学得到了很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认同、支持与参与,故宫学研究人员也开始实现学术范式的转化,这关系到对故宫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在研究过程中,我对清宫文物也产生了一些新感想与新思考———清宫留下的文物,特别是一些工艺品与图书,不能简单地看作国宝,还要看到以乾隆皇帝为首的知识分子对它的研究,这个研究与清代学术史相呼应,对清代考据学也有一定推动作用。今天看清宫收藏,应该看到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学术成果。
学术周刊:今年是“故宫学”提出的第15个年头,有观点说,故宫专家多、学者少,是否赞同?在这期间,“故宫学”从理论与实践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郑欣淼: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专家与学者各有所长,但不可分割。如果专家没有一定学养,专业不可能“专”得很好。我们现在指的专家,主要是一些专门家,指的是比如说鉴定文物上比较有优势,但相关学问有些欠缺。但故宫专家都是勤恳学习,有一定学养的。对故宫的发展来说,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专家型学者、学者型专家。
2002年以来,故宫学在机构设置、重点学科研究上,都开始有所发展。2005年至2009年,故宫博物院先后建立古书画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明清宫廷史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五大研究中心,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合作科研课题以及专门人员进行互访等形式,推动故宫博物院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研究。
在这期间,还重视故宫学术整理与出版。比如《唐兰全集》,因为手稿字迹潦草,专门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进行手稿鉴别,共12册,直到2016年才正式出版。其间开始出版500卷左右的“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这是有关“纸上故宫”的重大工程,至今已出近百卷,并一直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