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乒乓球公开赛 张继科晋级正赛
中国乒乓球公开赛是张继科休战半年复出后参加的第二站比赛,在上周的香港乒乓球公开赛上,尚未完全找回状态的他以3∶4不敌日本选手吉村真晴,止步男单正赛首轮。
-
郑赛赛:经历过伤病 网坛小花长大了(图)
经历过伤病,更懂得珍惜,踏过了挫折,才能走向成熟。对24岁的郑赛赛来说,她并不惧怕重新出发。因为热爱,所以无畏,无论胜负,初心仍在。
科学精神在基层
科技中国梦 建功新时代
编者按 在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5月30日在京举行。百余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代表我国千千万万在不同行业默默奉献的基层科技工作者,交流体会、畅谈未来。
带着临床一线问题做研究的李兰娟,“永不放弃”的航空人姜丽萍,努力让机器人“说话办事”更机灵的鄢志杰……这些代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群像图”,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诠释着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没有尽头的漫长旅程,是什么让他们多年如一日地对科学探索如此痴迷?从这些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身上,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他们爱国奉献、心系人民,他们追求真理、求实创新,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他们传承着科学精神的宝贵遗产,更为科学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科学精神在基层”专栏,讲述基层科技工作者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求创新的生动故事。
李兰娟
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李兰娟:带着临床一线问题做研究
本报记者 刘 莉
“我首先是个临床医生,带着临床一线的问题做研究,这是做医学研究最好的方法。”李兰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李兰娟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导,更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8年初,因为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和平台,她领衔的团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一架飞机就足以让它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SARS)让李兰娟记忆犹新,当时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中国GDP也因此损失将近2%。更让她难受的是,当时我国的病原发现水平不高,直到SARS出现两个月后,才从美国科学家那里得知这是一种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这场灾难后,我国加大了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建设。李兰娟领导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便是传染病防治研究的中坚力量。经过努力,他们创建了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的“四大体系”和“两大平台”。
2013年,一种传染病突然在我国东部省份出现,死亡率高达50%。突发疫情后,李兰娟团队在5天内确认了新型H7N9病原,向全球公布全基因序列。通过研究发现活禽市场禽与患者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达99.4%,获得了H7N9病毒从禽向人传播的科学依据,并向政府建议关闭活禽市场,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团队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打破我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H7N9病原发现后两天内成功研发检测试剂,将其3天推广至我国31个省市,5天至周边各国,7天由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标志着我国该领域技术已达国际水平。
李兰娟的办公室所在大楼,下面楼层是传染病科病房,15层及以上是实验室。“医学研究一定要和临床一线结合,”李兰娟说,“有研究思路的人做医生,在一线发现问题,再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这是最好的方法。”她觉得自己能在研究上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这样的方法。
几十年前,刚刚大学毕业就在医院肝病科工作的李兰娟亲眼目睹了肝炎病人的死亡。“有些人说,这种病就是死亡率高,没有办法;但我就想为什么救不过来,问题出在哪里?”她开始仔细琢磨各个救治环节能否改进。从1986年开始,她带领课题组进行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并成功自主研制出人工肝治疗危重肝衰竭病人的技术。经过多年优化改进,她最终创建了对肝衰竭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李氏人工肝治疗仪”即将推向市场。
回忆起研究人工肝系统的经历,李兰娟说,任何研究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要有严谨求实、坚忍不拔的精神。出现问题时,其他人不能只是一味责怪而应该帮助研究人员解决问题。在失败中不断地解决问题,终究会获得成功。
尹传红
尹传红:做好科学传播的“中介”
本报记者 刘 莉
鼓鼓的黑色双肩包,塞着一部笔记本电脑和一摞最新出版的《科普时报》,尹传红又要出差了。中国科幻大会、科学课教师培训会、科学阅读宣讲会以及各类科普研讨会,多个场合时常闪现着这位《科普时报》总编辑的身影。他总会不失时机地宣传这份创刊还不到一年的报纸,捎带向人约稿,而熟悉他的人在夸赞他“敬业”的同时,往往会补上一句“这个岗位真的非常适合你”。
身兼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的尹传红,还是一位创作成果丰硕的科普作家。他在各种报刊上开设科学专栏,迄今已发表作品逾200万字,出版了《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该死的粒子:理趣阅读司南》等12部书。他先后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2018年1月,他又入选中国科协和人民日报社评出的“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尹传红是在科普、科幻作品的熏陶和影响下走进科学世界的。他曾如是总结:打小痴迷科普科幻,书香悦读一路相伴;分享科学奇美理趣,留下探索思考印记。少年时代,尹传红特别喜爱高士其、叶永烈和阿西莫夫的作品,几乎把所有能找到他们的署名图书和文章都读了个遍,并立志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科普作家。
1991年入职科技日报社后,尹传红主要从事科技新闻报道和相关编辑工作。他在专题调研基础上撰写的有关科普工作的系列深度报道,曾连续两次获得中国科协“科协好新闻”一等奖。早年他在报纸上策划并组织实施的科普巨匠阿西莫夫和萨根纪念专刊、著名科学家霍金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纳什特别介绍、“科学与公众科学论坛”专题报道等,均产生了热烈反响。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尹传红潜心于科普创作,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学随笔和科技评论。这些作品都是由时效性很强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落笔,引发思考与畅谈。他觉得这是进行科普和科学传播的一种便捷、高效的方式。他给自己定位的“角色”是:以科学随笔和科技评论来解读科技事件或科技话题,努力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理性的思考者,审慎的判断者,沉稳的剖析者。他也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够尽可能地多一些人文的色彩、思想的内涵:既有时新的、前沿的知识点和看点,又有富于思辩与启迪意义的见解和观点。
“我写科普文章,在有些人看来是‘不务正业’。但我觉得既然是自己舍弃业余时间做的,是有兴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还能为科学传播和科普事业尽一份力,‘反哺’曾经恩惠于我的科普,于心无愧,又何必那么在意呢?”尹传红说。
几十年来,科普一直让尹传红乐此不疲,并且成就了他的第二事业和第二人生。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已被看作是实现创新发展之两翼的今天,他更有一种使命担当感,期待自己能够做好科学传播的“中介”,在科普创作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中国乒乓球公开赛是张继科休战半年复出后参加的第二站比赛,在上周的香港乒乓球公开赛上,尚未完全找回状态的他以3∶4不敌日本选手吉村真晴,止步男单正赛首轮。
经历过伤病,更懂得珍惜,踏过了挫折,才能走向成熟。对24岁的郑赛赛来说,她并不惧怕重新出发。因为热爱,所以无畏,无论胜负,初心仍在。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全国“十万人才闯海南”,汹涌的闯海热潮激荡着许多年轻人的心,也唤醒了刘文军的创业梦想。他成了第一代“闯海人”。“那年我才22岁,口袋里揣着175元钱和几件换洗衣服,从贵州深山奔向千里之外的海南岛。”刘文军说,彼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心在海南岛干出一番大事业。
从2012年开始组建到“新三板”挂牌,泰聚泰用了1142天。上市也是从创办公司之初就定下的目标。这个目标在某种程度上督促我和小伙伴们要让企业绝对正规化运作。6年来,每一笔支出、每一张报表我都会做到心中有数,不做“糊涂账”。同时,我们珍惜企业的声誉,重视版权,所以企业在创立一年的时间里就拿到了140多个商标和10多个软件的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