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觉得,我或许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为这些古典诗词配上音乐,这样就会有更多人传唱。”陈彼得说,这个初衷,也促成了他最终走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二十多年前创作时,我没想过会不会发行,只是要去做,我觉得这件事总会有意义。”
于是,陈彼得在广州买下一套房子作为工作室,添置了调音台、吉他、钢琴、键盘等器材,连接起音乐与诗词。为了保持古诗词的原貌,陈彼得没有删改文字,而是用变调、间奏等方式丰富歌曲的层次。
同时,他在创作之外花心思去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风格、年代特色,力求与古人“通感”,呈现诗人词人的原意。为了给古诗词录音,2004年左右,陈彼得还闯入北京,开了一家“喜鹊录音棚”。
至今,100多首古诗词从书本跳到了乐谱上,拥有了现代的活力。陈彼得还经常与网友交换歌谱,经典诗词就这样缓缓流传开来。
4.
能写一首好歌,也能煮一碗好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被无数人读过的诗,在《经典咏流传》的节目现场,被陈彼得朗诵后显得更有味道。多年来往返于海峡两岸,陈彼得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对故土的眷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反映的是千千万万台湾同胞共同的心声。
“与环境共生,对得失不要太在意。”仿佛带着我翻阅了一本叫《陈彼得》的厚厚的书后,他合上书,亲口劝诫访问他的这个年轻人。
走出焦虑,在古典诗词中阅读古人,陈彼得仿佛脱离了时间的体系,创造了一个新的体制——与所处的环境共生,年龄的逝去不过是个幻象。
“我能写得一首好歌,也一定能煮一碗好面,哪怕刷厕所都会很优秀。”陈彼得喜欢把自己比喻成老喜鹊,“变成喜鹊就会唱歌。”
来到北京,陈彼得先学会的便是热爱这座城市。
刚到北京开录音棚时,谢天笑、窦唯、崔健等摇滚乐手都曾到陈彼得那录音。乐手录音结束,还可以享用“陈氏便餐”。“我做饭少油少盐免味精,多用蔬菜少用肉,这些健康的理念他们都很认同。所以我们的关系都很要好,我也因此爱上北京,包括身边的邻居,我们都是很好的伙伴。”
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录音棚近些年经营困难。为了谋生,陈彼得便在广州某花园开了一家名为77G的小快餐店。店里不但炒台式快餐,也卖各种奶茶,甚至还卖成都担担面,看起来不太搭调却生意火爆,很多顾客慕名而来。“我做饭还是那个原则——少油少盐免味精,年轻人很喜欢这种简单的饮食。”
陈彼得不仅是老板,还是店里的厨师,并兼送外卖和采购食材。小区里的年轻人则把这里当成家里的餐厅,陈彼得在这里阅读着年轻人的得失喜乐,不时宽慰。很短的时间里,陈彼得就与这里的一切共生——无数个夜晚,餐馆的灯照亮门前的大榕树,告诉奔波一天的孩子们:“我还可以为你们做饭。”
“最大的共生,还是与这片土地。”陈彼得转身看我时,眼里一种无法表达的深邃流露出来,他用手轻轻地按在桌子上问我:“你懂吧?”
74年的光阴不算长,一个老人辗转起伏,却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土地,赤裸脚下的大地有着源源不断的温存——他生于斯长于斯,他在这里忠于自己的音乐爱好,也在这里身披台湾音乐才子的辉煌。这里给了他艺术灵魂枯竭的焦虑,也给了他得失不惊的通透;这里传递给他文化的温度和智慧,也让他背负了传播这种温度与智慧的责任……
他与这片土地血脉相连,因而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