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生命的意义在于旅行

赵刚
2018-07-04 13:50:30

生命的意义在于旅行

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她的《云游派》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资料图片

《云游派》的英文版本《航班》 资料图片

  2018年5月22日,波兰当代著名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代表作《云游派》从6本获得提名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本年度布克国际奖。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波兰各界更是反响热烈。这是波兰作家首次获此殊荣,因此也被看作是1996年希姆博尔斯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波兰文坛最值得庆祝的大事。

  《云游派》一书的英文版由詹妮弗·克罗夫特翻译。在颁奖仪式上,托卡尔丘克特别感谢译者的努力。她说,她相信文学像一个生命体,诞生于一种语言,然后可以在其他语言中再生。实际上,此书的英文译名与波兰文原名相去甚远。译者将该书的英文名译为“Flights”,因此,国内媒体在介绍这部获奖作品时,通常也就译作《航班》。实际上,该书的波兰版书名是“Bieguni”,指的是东正教旧礼仪派的一个分支“云游派”。这个18世纪中叶形成于沙皇俄国的教派,认为沙皇是敌基督的化身。在敌基督的统治下,拯救灵魂的唯一方式是断绝一切社会关系,放弃财产,进行永久的云游。在《云游派》中,作者讲述了不同的人物,怀着不同的目的,奔走在各自不同的旅途,他们都是云游者,他们在寻找什么,还是在逃避什么?大概连自己也说不清。

  布克奖评委会在评语中写道:“《云游派》讲述的是永恒运动中的瞬间状态,是暂时停留在我们身体里,但仍然处于运动状态,并向死亡一路狂奔的生命。这是一部关于游牧者的小说,一部关于逃离,关于不停迁徙的小说,是一部关于机场生活的小说。与此同时,它又在讲述死亡的不可回避——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最终的结局。《云游派》是一部奇妙的、充满智慧、妙趣横生而又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

  从这段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译本将原书名改作《航班》的端倪。现代文明的进步,让乘飞机旅行变成一件寻常事。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工作和生活的重重重压之下,乘飞机长途旅行,成为某种怀着久违的憧憬,摆脱繁忙的工作和乏味的生活,在万米高空放空自己,进而思考人生的难得经历。而更有一些人,由于个人或工作的原因,把乘飞机旅行变成了一种常态,甚至在内心深处爱上了这种状态。候机、转机成为他们与他人交流的渠道。在机场这样一个特殊的空间里,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或神色匆匆,或茫然四顾,或悠然自得,或满目愁苦。大家有着不同的心境,承载着不同的人生,怀揣着不同的憧憬,短暂汇集于此,然后又迅速地分离,各奔他方。机场,就像一个小小的孔洞,足以窥见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内心状态。从这个意义讲,将书名译作《航班》也并无不可。然而,就笔者个人而言,仍然更喜欢波兰文的原名——《云游派》。因为追究这个词的起源,蕴含着躲避、逃离,甚至某种消极反抗的意味,这不正是如今机场上很多旅行者的心态吗?

  《云游派》的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当今波兰当之无愧的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1962年出生于波兰西部小城苏莱胡夫。大学时代,托卡尔丘克在华沙大学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做过心理咨询师,颇为推崇荣格的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托卡尔丘克一直致力于诗歌创作,并于1989年发表了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直到1993年,她才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书中人物旅行记》,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并因此获得波兰图书出版协会奖。该书的故事背景是17世纪的法国和西班牙,讲述一对相爱的主人公对“神秘之书”的探寻之旅。从这部作品中,已经可以窥测到作者对旅行题材的关注。此后,作家的创作可说一发而不可收。迄今为止,托卡尔丘克已发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总计17部,可以说是一位多产作家。

  1995年,托卡尔丘克的第二部长篇小说《E.E.》出版,这是一部探索生命价值和世界意义的书,也是一部探究成长话题的书。故事发生在1908年的弗罗茨瓦夫,15岁的埃尔娜·埃尔茨内尔表面上是个普通的小姑娘,但却越来越表现出一些超乎寻常的神秘沟通能力。小姑娘与她所生活的世纪一同成长——同样神秘莫测,变化多端。这象征着人类个体成长历程的艰难曲折、悬念丛生。最终,一个少女并不成熟的内心世界逐渐成长为心理独立、人格健全的成人世界。1997年,该书获得了波兰文学最高奖尼刻奖的读者推荐奖。

  真正让托卡尔丘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的,是1996年出版的《太古和其他时间》。该书被波兰文学评论界誉为“当今波兰神秘主义小说的巅峰之作”。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广受好评。书中的太古是一个位于波兰偏远之地的小村庄,它的四方边界有四大天使把守。太古的边界有条看不见、也无法逾越的墙——那些自以为离开了太古的人,在墙前入梦,醒来后返身回家,将梦中的情景当成了回忆。村子里的现实画面与各种奇幻神秘的情景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太古成为现实与梦境、人类与自然、历史与神话的有机结合体,仿佛浓缩了整个宇宙的种种形态。在20世纪波澜起伏的岁月里,生活在太古的几个家庭的几代人,为自己的幸福和未来而斗争,他们的命运,被书写进关于时代变迁、时光流逝、人类命运的宏大叙事当中。

  1998年,作家另一部轰动一时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出版,书中讲述了中世纪圣女库梅尔尼斯的故事,整个故事充满神话韵味。有人将《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称为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最大胆的小说创作尝试。作品的叙述同样是介于梦与醒、现实与神话之间,充满感伤和忧郁的气氛。但在作品结尾处,却为读者献上了一个美好、乐观的结局。它既不给出建议,也不提供那些最核心问题的答案,而只是鼓励人们睁开双眼,以开放的心态去做最艰难的尝试。因为尝试本身就是人类固有的、独一无二的生存需要。

  2006年托卡尔丘克出版的长篇小说《世界陵墓中的安娜·英》更加大胆离奇。作家在小说中借用了苏美尔人的神话,将古代文明的神话故事与未来世界的奇妙图景交织在一起,情节光怪陆离,想象超凡脱俗,令人目不暇接。波兰文学评论家普日梅斯瓦夫·恰普林斯基评论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为这本书专门创造出一种文体、一种语言和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用波兰语发出了无比纯净,摄人心魄的鸣响。伟大的文学就应该发出这种鸣响。”

1 2 共2页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梅西:一出神话 一曲悲歌

      世界杯历史上若有一首诅咒般的歌曲,非《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莫属。自打2014年世界杯起,阿根廷——这支拥有梅西的球队先后输掉了一次世界杯决赛、两次美洲杯决赛以及本届世界杯对阵法国队的淘汰赛。

  • 世界杯,中国来了

      精彩不断,激战正酣。世界杯足球赛八强已经产生,大力神杯花落谁家,万众期待。无论是飞去现场,还是守在电视机前,球迷在观战之余不难发现,尽管国足无缘此次足球盛宴,但“中国队”并未缺席:“中国赞助队”“中国制造队”“中国球迷队”各怀绝技,中国元素在世界杯上闪耀。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绝望者”变身“退贫”带头人

    “我带头说出了‘退贫’的想法,其他老乡也跟着举手了!”坐在炕沿上,1985年出生的内蒙古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嘎查赵海龙说起20天前村扶贫会上自己的“壮举',黝黑的脸上掠过一丝小得意。

  • 香港姑娘的东北“电商经”

      庄莉莉是香港树仁大学一名学生,利用暑期时间,与另外四位香港姑娘来到哈尔滨市一家农业企业实习,主要学习东北农业经济以及互联网销售知识。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