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祝勇:无法想象不写文字的生活

2018-09-25 13:54:08

  王钢摄

  李冰摄

  ▶在《天山脚下》导演现场。

  ▼总撰稿的纪录片《辛亥》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白露过后的北京,微凉天气。

  周一的故宫博物院全天闭馆,没有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游客,这座旧宫殿显出令人心醉的宁静和肃穆。

  午后,祝勇从西华门步入故宫,这是他成为“宫里人”7年多的时间里最常出入的宫门。他工作的地点在故宫西北角,是西北角楼下一个两进四合院,那曾经是紫禁城的城隍庙,现在成了故宫研究院的所在地。

  这个常玩笑说是乾隆同事的故宫人走得稳健从容,有种走在“我的宫殿”中的自信,言语也是不疾不徐:“有人问北京故宫的镇馆之宝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它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品博物馆,里面珍藏的各类文物总量达186多万件,全中国42%的珍贵文物藏在这里。所以有人答,故宫这座建筑本身就是最大宝贝。我觉得也挺对。”

  他一边走,一边介绍着沿路的这个宫那个殿,这个桥那个庙——它们的前世今生,它们的兴衰荣辱。他毫不掩饰对这里的由衷喜爱,毫不吝啬对它的溢美之词。

  当所有现代人的喧嚣和拥挤退出这里,他眼里的紫禁城变成了一个生命体,有呼吸、有情感。

  问起他在这里工作的感受,这个不断书写故宫,著有《旧宫殿》《血朝廷》《纸上的故宫》《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故宫的古物之美》等多部作品的作家却仿佛词穷了似的,翻来覆去只有两个字:幸福。

  宫里宫外

  “我上中学时,是学校的作文大王,市里省里包括全国的作文大赛,学校都让我去参加,准保都拿回奖来。当然作文的写作都是比较简单的,可我确实喜欢写,对文字很痴迷,所以我考大学时,主意挺正的,一是想去北京,北京的文化特别吸引我;二是必须上中文系。”

  他的这两个理想都实现了,1986年,他考到了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上了中文系。

  中学时,他喜欢读书,尤其历史类的书籍。父亲书架上的书,能读懂的、读不懂的、读半懂的他都翻遍了。他家有满满两书架的书,在“文革”后期的普通家庭里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后来他看了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很喜欢,读了许多遍。

  “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小说中的北京让他向往,让他觉得他生长居住的沈阳太小,又缺少文化的味道。

  来到北京后,他看到的北京正像刘心武笔下描述的那般,这让这个文艺青年欢喜异常。不上课的时候,他常在北京的胡同里转悠,北京的人文历史让他着迷。

  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北京,进了出版社,因为无论阅读写作还是编辑,和书打交道都是他乐意的。

  12年后,他选择离开出版社,原因还是他的写作受到了限制,虽然他都是在业余时间写,仍然不断听到不务正业的批评。

  从2002年起,他成了“行走的祝勇”,浙南山地、楠溪江流域,然后,山西、江苏、四川、云南,一路跑下去,看着无数古籍中提到的地名变成眼中鲜活的风景,他很兴奋。

  “对于一个远行人来说,阐述远行的意义是多余的。更多的远行人是像我一样悄无声息地上路的,丝毫没有把自己的行旅变成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企图。相对于大地而言,我们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除了我们自己。”在一篇散文《用脚思想》里他这样阐述自己的行走。

  《北京,中轴线上的都城》《西藏,远方的上方》《美人谷,尘世中的桃花源》《再见,老房子》《旧宫殿》《北方,奔跑的大陆》《凤凰,草鞋下的故乡》《江南,不沉之舟》……一系列新散文作品在行走中写下。

  对于他,散文是大地的原生形态,而行走让他得以贴近生命、贴近历史:“我不是一个历史地理学家,是个作家,更关注生命,以及由生命联结而成的历史。我固然关注那些‘死’的历史信息,从中寻找写作资料,但更关注生命状态。比如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建筑本身凝结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的人对于自身生存方式的思考,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如何安顿自己的生命。”

  2006年,他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当驻校艺术家。可在美国,他总觉得隔,觉得那里不该是自己的长久停留之所,就又回到了北京。

  “从十几岁开始,我的写作没有中断过,一直在写,可是以前那些东西都比较幼稚,不成熟,算是一种准备、训练,或者说是预习。我觉得我的第一部能够称为‘作品’的书是《旧宫殿》。《旧宫殿》是一个跨文体写作,也叫互文性写作,就是把几种不同的题材糅合到一起,有非虚构的成分,有文学性的,有历史研究的,也有虚构的成分。但是我这几个部分,虚构的我让读者知道这部分是虚构的,非虚构的让读者知道是非虚构的,是真实的。我让它们放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撞击的效果。实际上等于做一个文体上的实验。”

  写这本书把他的目光引向了故宫,而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他之前所有的行走写作思考,也把他人生的轨迹指向了故宫,安放在了故宫。

  书里书外

  7月2日晚,一部描写新疆的纪录片《天山脚下》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正遭遇了世界杯的比赛。然而,酷云EYE数据显示,这部纪录片的收视还是居于同时段全国电视排名(包括央视各频道和全国各卫视频道)第五。

  其后,《天山脚下》在中央电视台四套重播,数据收视排名上升到全国第二,在豆瓣的评分也从之前的8.7升到9.2。

  5集,22个普通人的故事,我反复看了几遍,被那看似平淡,却非深情不能讲述的故事深深打动,每一帧画面都那么美,由眼入心,滞留不去。

  在总导演头衔后看见了祝勇的名字,真是出乎意外,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作为《1405,郑和下西洋》《我爱你,中国》《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优秀大型纪录片的总撰稿人,过渡到导演也是顺理成章。

  在故宫里,我们边走边聊,时坐时行,话题就很难离开故宫,直到说起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帖》,聊李白,说到李白的出生地,才引出了新疆。

  “在拍摄《天山脚下》之前,我除了楼兰古城遗址以外,没去过新疆的其他地方。”

  那一次去楼兰,他从巴音布鲁克向南,一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现自己变得那么微小,在天地间,微不足道。

  “新疆这个主题实在太难把握。新疆太大,太多元——地理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很难一下抓住它的特征,或者说,它的特征,就是多元。你找不出一种具体的形象或者说一个符号来表现新疆。”

1 2 共2页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五·“口岸金花”讲述...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只为自由故,奥斯瓦尔多放弃足球去搞摇滚音乐

    前意大利国脚奥斯瓦尔多过着一种任性的生活。为了更多自由,他放弃了足球生涯而去从事摇滚乐。他不愿过得太辛苦,“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回家会做150个俯卧撑,我却喜欢去烤肉。”

  • 伍兹苦熬5年收获高尔夫美巡赛个人第80冠

    42岁的美国名将“老虎”伍兹蛰伏多年后,在本轮打出71杆高于标准杆1杆,总成绩269杆低于标准杆11杆,拿下了个人职业生涯的第80个美巡赛冠军。为了这个冠军,“老虎”苦等1876天。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石:生逢伟大时代 勇攀更多高峰

    1984年创办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王石,就是这些企业家中的代表之一,他的经历不仅映射出40来中国企业家走过的历程,更反映出众多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踏着时代步伐走向成熟。

  • 爱红妆 更恋稻香——吉林两位返乡女大学生的“稻梦空间”

    4年前穿梭在上海写字楼里、操着流利英语“谈笑有鸿儒”的蔡雪没想到,27岁的自己会在家乡吉林省舒兰市的田埂旁察看水稻长势、计算收购价格,盘算着如何把最好的大米卖到远方。她的“领地”,是耕种着187公顷优质水稻的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