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李舸:记录时代前进的光影

2018-11-02 10:12:20

  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好作品的标准理解也不同了。90年代,摄影师热衷于用鱼眼镜头表达一种夸张,认为“你如果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而现在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心离得近。只有人走得近,心贴得近,才能用镜头表达时代的变化,用真情感受老百姓的冷暖。什么样的影像才能真正直入人心?关注当事人的情感命运的东西才能永存。

  李舸作品《进货郎》

  人民网:在您看来,摄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李舸:一张张照片堆叠起来的不仅是可见的物质生活进步,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以历史的维度来帮助人们思考时代的发展。一张照片虽然是凝固的时刻,但是无数的照片拼接在一起,就是奔流的时代长河。所以我称之为“为时代存照,为人民画像”。在“影像见证40年”展览中,很多观展者并不是摄影爱好者,他们所看的、所叹的,是生活的变化,以及生活之上的观念变化。推动历史的发展,需要靠人民的故事。而摄影是最好的讲故事的载体之一。

  人民网: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摄影了。越来越多的人用照片讲述自己的故事,并且以影像的方式和亲友分享生活的乐趣。

  李舸: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而摄影就是一种展现个人独特思想价值的途径。摄影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每次按下快门的时候,我们都在学习表达自己,思考生活百味。在见天见地见众生的过程中品味生命的美丽与宝贵。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过一种专属于自己的平和生活。所以说,文化表达是一种生活信仰。我们需要信仰的力量和精神的定力,来实现人生所需要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李舸在大连造船厂采访拍摄

  人民网:可以说,摄影满足人们的不仅仅是视觉的体验,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财富。

  李舸: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摄影促进了人文精神对人心的浸润与滋养。我们常谈“人文”一词,“文明以上,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每一个人能以如日月光辉般的德行约束自己,同时去感化别人、教导别人,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在今天设备、作品和创作手段都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摄影帮助人们思考如何用影像表达自己,如何以独特视角表达观点、态度和思想。

  有一年我在全国法院系统做培训时,有一位老先生放映了他自己拍摄的一组照片——一个法院审判庭的四十年变迁。通过这么一个小切口,也能间接展现中国司法进程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虽然没有“诗和远方”,但是这种质朴的个人情感与独特的视觉语言,成为一笔独特而丰富的精神财产。

  人民网:现在摄影艺术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李舸:这次中国摄影金像奖小小地改动了一个词——把“记录类”改成“纪实类”。正是因为目前摄影似乎遇到了瓶颈——沉迷于风格、流派、表现手法的“炫耀”,导致千篇一律。一些摄影师总是停留在“技”的层面,挖空心思寻找所谓的煽情、爆点,我认为这都是不自信的表现。作为艺术家,首先强调的是思想境界与精神力量。从“记录”到“纪实”,目的就是引导摄影人将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与社会、与时代相结合的过程中,传递给人一种新的审美,或是新的情感表达。不要盲从和沉溺于某些所谓的艺术潮流,要抑制浮躁、学会沉静。纪实摄影的核心,是摄影者的情怀、态度、观点和立场。

  李舸航拍塔克拉玛干沙漠

  “好的摄影作品无外乎‘两节’:情节和细节”

  人民网:除了新闻摄影之外,您非常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比如您拍摄的乡村系列题材,还有“非遗”题材。为何会关注这样的题材?

  李舸:摄影师远不止是重大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还应深入社会和国家最基层、最广泛的地方,探索那些静默无声却被时代裹挟着迅疾变化和流失着的东西。特别是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失,我们需要带着危机意识,用镜头留住它们匆匆的脚步。我每年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在农村,在那里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有无数的东西需要我们留下来。社会发展太快,有些东西一旦现在忽略了,可能很多年以后我们就再也找不到了。

  除此之外,去年底中国摄协开展了“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大型跨界驻村调研创作项目,聚焦2018年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时期,让更多的人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关注中国农村的变化,拿出一套真正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资料。

  人民网:这次聚焦农村生活的摄影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李舸:最重要的是观念的不同——从“采风”转变为“深扎”。我们所追求的绝不是浮夸、表面化的东西,而是有深度、有温度、有情感的内容。抛弃蜻蜓点水式的采集,转而关注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命运。通过对具体人物的关注,引申到对时代发展的诠释。“中国摄影需要平静如水的影像,更需要平静如水的摄影人——默默为呼啸前行的时代打上注脚的人。”

  李舸作品《小吃摊》

  人民网:关注乡村题材和非遗的题材,拍摄这么多照片,给您带来哪些感悟?

  李舸:为什么我的裤脚和鞋上时常糊着泥巴和草根?是因为我很享受在田间村头、大山深处那股踏实的地气儿。采访越深,创作越多,越发现民间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年来,中国摄影家协会在中西部农村开展了很多文化交流普及活动。正是这片深厚的土地推动着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行和发展,正是这片深厚的土地滋养着我们产生无穷的艺术灵感。民间的文化真是太有吸引力了。

  人民网:在您看来,怎样的摄影能够打动别人?

  李舸: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实际上人也一样。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状态,恰恰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无数的不同之中,我们能够找到和时代紧密相关的、能够传递人文情怀和精神的故事。这种积极向上的能量,就是文艺作品感染人、鼓舞人的核心所在。

  成熟的记者既是一个隐形的记者,在拍摄时要有冷静的视角客观反映情节,也要有火热的情怀和格局寻找打动人心的传世作品。用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生活、用宽厚的情怀去体验生活、用优秀的作品去赞美生活、用平和的心态去引领生活,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打动别人。

  李舸题写寄语:影像随心

  人民网:发现一个动人的故事之后,应当如何用镜头讲好这个故事?

  李舸:好作品无外乎两节,一个是情节,一个是细节。如果说每个人的故事是情节,那么细节的评判标准就是艺术语言是否能够打动别人。这种浓烈的情感绝不是影像上的“浓妆艳抹”,形式不一定“大红大紫”、“大喜大悲”,而是要追求用心的贴近。当摄影师能够与拍摄对象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时,每一个细节都会打动观众。这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情怀。情怀来源于我们内心对生活、对社会、对祖国、对时代最美好、最深沉的追求。

  人民网:回顾丰富而精彩的28载摄影生涯,您认为摄影对您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李舸:摄影于我而言,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已经将摄影融入到我生命中的每一个过程。在艺术创作中更多的是体验生活和感悟人生,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摄影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智慧的修行,是静静地观看世界、真挚地交流情感、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体味幸福。摄影更是一种人生态度,通过摄影我常觉得自己更有力量,能够做到处事不惊,依靠内心的力量筑起强大的堡垒。

  我认为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是在离开世界的前一天,我还在为我喜欢的事忙碌着。而摄影就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为之付出一生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黄维 宋子节)

1 2 共2页

来源:人民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四十三·一线公安民警用镜...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朱一龙:“一夜爆红”背后是天道酬勤

    今年夏天,朱一龙微博粉丝数从400万突然涨到1000万,广告、综艺邀约不断。“一夜爆红”之后,他关心的事情仍然只有一件——“把戏演好,我是一个演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演艺圈已经蛰伏了足足10年。

  • 冯绍峰秒删文“1+1=4” 赵丽颖被猜怀双胞胎

    赵丽颖16日宣布和冯绍峰领证结婚,绯闻传了许久终于大方放闪,除了婚事之外,之前女方频被传已有孕,更令外界好奇他们是否双喜临门,赵丽颖方面总会跳出澄清谣言。不过,近来冯绍峰被发现秒删一则报喜文,并疑似爆出老婆怀了双胞胎。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车好多CEO杨浩涌:做时间的朋友

    杨浩涌曾是赶集网的创始人,现任车好多集团首席执行官。外表看起来温和阳光的他是位学霸: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美国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杨浩涌在硅谷的网络安全公司瞻博网络从事了研发工作。

  • 东岳集团张建宏:奋力为国“争气”“争光”

    民营企业家东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建宏,31年前从一家国有企业淘汰的旧设备起步,带领企业艰苦创业、坚持自主创新,使公司成长为中国氟硅行业龙头企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