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糖丸,毕生心血。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在国内俗称小儿麻痹症,它能引起轻重不等的瘫痪,最严重的情况是无法自主呼吸。上世纪50年代,脊灰疫情开始在国内肆虐。
提及顾方舟的名字,也许有些人印象不深,但提起糖丸,提起小儿麻痹症疫苗,很多人并不陌生。一颗小小的糖丸,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守护了数十万儿童,让他们免受小儿麻痹症的致残威胁。
顾方舟
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自此呕心沥血只为一件大事而奔忙:消灭脊灰疫情。从正值盛年到年逾古稀,顾方舟40多年间为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工作殚精竭虑,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最终助力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并长期维持无脊灰状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次开展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了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9月17日,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他的青春
舍弃高待遇投身公共卫生事业
顾方舟出生于1926年,祖籍浙江宁波。4岁时,他的父亲便过世了。1934年,年仅8岁的他随母亲北上天津生活。因为父亲早逝,顾方舟家道中落,年少时受到不少歧视。
194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但在毕业前夕,顾方舟舍弃了待遇高、受尊重的外科医生职业,选择了从事当时刚刚起步、基础差、价值低的苦差——公共卫生事业。而投身于脊髓灰质炎的“战场”,对顾方舟来说,更是机缘巧合下的“必然”。
1955年开始,脊髓灰质炎肆虐中国多地。当时,一个家长背着患上脊髓灰质炎的孩子来到顾方舟所在的医院,“孩子的一条右腿瘫痪、残疾了,她不知道我不是临床医生,不知道我是做病毒方面工作的,是来研究这个病的。她就问我,大夫你看有什么办法让我这个孩子恢复,让他以后能够走路,将来能够自立。我就劝她,没有什么特效药,你只能到医院去做外科手术……这个母亲听完以后,非常之失望。”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顾方舟。“我就想,这有千千万万的孩子啊,一个大流行年,能有两万到三万的孩子瘫痪……因为这个病。”
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
在《一生一事 顾方舟口述史》中,记载了青年时期的顾方舟接下这个“担子”时的心理波动:“卫生部的崔义田副部长找我谈了一次话,挺严肃的。当时咱年轻,没见过大部长,我说:崔部长,您的意思是让我一辈子搞这个事儿?他说:对,让你一辈子搞这个,要解决脊髓灰质炎的问题。当时我们中国科学研究的环境很不怎么样,做研究工作很困难,什么条件都要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