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刘树格:7年坚守站台引文明斥丑行(图)
//www.workercn.cn2013-11-21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每天早晨7点至9点,下午4点至6点,上下班高峰时段,在东单路口西公交站台上,总会看到一位身穿黄色制服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她手举红色小旗,引导进出车辆和上下车的乘客。她就是东华门街道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刘树格,2006年3月至今,她已经在这个站台坚守了7年。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拥挤,北京秩序靠大家维护。”11月6日下午4点多,寒风萧萧,刘树格如期出现在站台上,她对着扩音器倡议乘客排队上车。东单路口西这一站有1路、57路、728路三路公交车,由于车站靠近王府井商业街、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北京站等地,乘客相对较多,下午值班的两小时,刘树格并不轻松。

    16时42分,728路公交车开过来,这辆车驶往通州,车里挤满了乘客,刘树格扶着排在队前的老人上车,不忘让售票员为老人找个座位,待乘客有序上车,车子准备发动时,后面一位女士挥手跑来追赶车子。“别关门,后面还有一个。”刘树格同司机打起招呼,这名乘客顺利上了车。

    等车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乘早班车到达这里时差不多6时30分,刘树格已经忙着擦站牌,捡站台上的烟头等垃圾,风雨无阻。

    “她的服务很热情,总是照顾我们。”见记者采访,一位大妈凑过来说道,“她总是想着给我们老人找座位,有几次看不到她,心里就感觉空荡荡的。”

    在此等车的乘客不少是背行李的外地人,为了让他们自觉排队,刘树格思索着巧妙说话。“人人争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只要到这来都是北京人,咱们都是一家人,北京秩序靠大家共同维护。”她说道。

    “冲您这话,我们也得排队。”一位戴着安全帽的农民工笑着说。

    刘树格表示,对外地人不能生硬,更不能歧视他们,要学会尊重他们。

    坚守站台多年,最让刘树格气愤的就是医托。有一次,一对外地母女在协和医院排了两天队,终于挂上了专家号,在医院里,一个医托骗母女俩称,在这里挂号,可以不在这里看病,要带她们去另一家医院。三人出了协和医院来到站台等车时,刘树格发现情况不对。“你们要去哪里啊?”她问道。

    “我在协和医院挂完号,要带孩子去别的医院看病。”女人答道。

    “别信医托的,他骗你,你们在哪挂的号就在哪家医院看病。”她说。

    一旁的医托气恼不过,威胁要打她,刘树格称:“打我,我也不怕,本来人家得病就够痛苦了,攒点钱看病不容易,你还欺骗人家。”

    从此,那个医托再也没在这个站台出现。

    她的同事马月云说,刘树格还连续4年照顾一位老乘客上车。这位老人70岁,患有尿毒症,每周有三天要去北京医院做透析。有时候过了下班点,老人还没来,刘树格就一直等到老人出现把他送上车才回家,一直坚持了4年,后来老人住进了养老院。(汤瑜 )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