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嘎发:雪山深谷搭起“绿色天路”(图)
——记我国首位珞巴族邮递员嘎发的邮路情
图为我国首位珞巴族邮递员嘎发在投送邮件途中。
位于西藏南端中印边境的隆子县珞巴族民族乡——斗玉乡,雪山深谷曾经阻隔了人们与外界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2005年6月,20岁的珞巴族青年嘎发成为当地首位邮递员。8年寒暑,风雪无阻,他用一颗热忱的心和坚毅的脚步,在高原上筑起了一条传递信息、亲情和友爱的“绿色天路”。
“干哪一行没有付出?习惯了就好!”
一米六左右的个子,瘦弱的身躯,看似弱不禁风的样子,可一旦背起几十斤重的邮包又健步如飞——他,就是珞巴山寨的信使嘎发。
嘎发担负着斗玉珞巴民族乡三个村、两个学校、一个派出所及当地驻军每周两次的邮件投递工作,往返里程66公里。
邮件投递路程不长,却十分艰险。最远的其玛普村有3个自然村,全都分布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之间。2010年前,通往其玛普村的道路仍是山间小道,嘎发背着邮件在陡峭的山路上要走3天才能完成一次投递,而且途中必经“命悬一线”的子荣崖。这一路段夏天泥石流塌方时常发生,冬季结冰十分难行。摩托车到了这里再无用武之地,嘎发只好背着邮包手足并用地在悬崖峭壁上攀爬,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他的亲戚朋友问:“你冒着生命危险吃这碗饭,值吗?”嘎发回答说:“干哪一行没有付出?习惯就好了。”
怀揣的不仅仅是邮品,更是一份责任
当新兵战士陈雨勋从嘎发手中接过女朋友远从福建寄来的毛衣时,双眸渐渐湿润了。他拉着嘎发的手说:“谢谢你,为我们传递爱的信息。”常年驻扎在斗玉乡的某边防连,在一片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宛若隔世。由于通往连队的道路险峻,2011年以前,该连的所有邮件、报刊和包裹只能投递到团部,通常由去团部办事的人顺带捎回,有时邮件数月无人领取。
为了实现“边境通邮”的目标,山南地区邮政局要求嘎发直接将邮件投递到连队,并提出相应增加薪酬。嘎发说:“边防战士为了保家卫国,驻守边疆,我愿意无偿为他们服务!”就这样,每一次邮班,嘎发都要比以前跑更多的路,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路,他总是及时把邮件投递到位。
说起这条邮路,最令嘎发发怵的是一到冬季,山泉流淌的道路俨然结成了“冰河”,路的一侧即是深谷,一旦滑倒,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准时投递邮件,嘎发找来结实的木板,把报纸等邮件牢牢地捆扎在木板上,将重要的邮件揣在身上以免破损或丢失。路人见他如此,笑话他说:“连命都可能保不住,还想保住邮件。”嘎发说:“我揣着的不仅仅是邮品,更是一份责任。”
爱心邮路越走越宽敞
常年奔波在邮路上,能吃一顿热乎饭都是一种奢望。渴了,喝一口山沟溪水,饿了吃一口自带的糌粑团。
几年下来,嘎发患上了胃病、关节炎、痛风、手脚冻疮和雪盲等职业病,伤痛、孤独和疲劳如影随行,但只要看到乡亲们收到邮件时露出的笑脸,嘎发便充满了幸福感。“爱,让我在这条邮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乐!”他说。
山里人出门不容易。嘎发坚持利用工作便利,为群众和边防部队官兵代充话费、买日用品、捎钱汇款,甚至帮人修表、给小学生买书本……捎的东西多怕忘记,他就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2008年冬天,隆子县发生多年未遇的雪灾,通讯联络不畅,为了及时把上级抗雪救灾的指示精神通过报纸、函件传达到每一个救灾点,嘎发不顾家里牛羊被冻伤、冻死和燃料紧缺的严重情况,默默背起邮包,消失在风雪中……
“暴戾的冰雪封了山和水,却封不住乡邮员的脚。”8年来,嘎发顶风冒雪、风餐露宿,骑坏了3辆摩托车,鞋换了一双又一双,先后投递函件、包裹等各种邮件近万件、报纸51万多份,从没有发生一起漏投、误投、错投现象,也没有收到一起用户投诉,投递准确率达到100%。2011年5月,他被授予“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3年9月,嘎发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中国梦。最佳爱岗敬业模范”。(尕玛多吉)
“狗妈妈”收养90余只流浪狗 用爱撑起“... | 2013-12-07 |
80后村官张小波:青春燃烧在高原农村 | 2013-12-07 |
唐剑波和他的打假侦查队(组图) | 2013-12-07 |
泽瓦仁真的带兵之道 | 2013-12-07 |
老兵田凤鸣胸怀“打赢梦” | 2013-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