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郭太生:大山里的留守村医(组图)
//www.workercn.cn2013-12-24来源: 山西晚报
分享到:更多

翻越大山去出诊。

在家配药期间,不时会有电话打来咨询、预约出诊。

    高峻的大山,静谧的村庄,39年的留守,他早已习惯了享受这份宁静;肩上的责任,乡亲的信任,39年的留守,他早已不忍离开这片“乐土”。39年间,他早已把这里的村民当做亲人一样看待;39年间,只要一声招呼,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马上就会背起医药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村民家中。

    今年58岁的郭太生,1974年从医。39年前,郭太生承袭了父亲的医术,高中一毕业就到阳泉曲镇卫生院做了一名普通医生。他父亲精于医术,又待人厚道,在周边村子里是出了名的“神医”。而打小就跟随父亲学习行医之道,耳濡目染父亲行医数十年的郭太生,自然也成了村民心里最理想的接班人。“以前父亲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就总帮着给村民看病。时间久了,大家也就接受了我。”郭太生说,1995年,一场大病让父亲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为了照顾父亲的起居生活,他彻底放下了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回到村里居住。从此,他正式接过父亲“瓦窑坡村赤脚医生”的接力棒。

    瓦窑坡村、苏家沿村、安乐村、师家庄村地处吕梁山脉之中,隔沟壑相望,直线村距约有4公里。前往出诊,沿途因多是陡峭的山路,郭太生都会带着“拐杖”探路,晚间壮胆。“谁患咳嗽,谁患腿疾我都知道。”郭太生说,这里由于交通闭塞、生活不便,几个村里的青年人纷纷外出务工定居,目前,四个村落居住人口总计不足百人,且多为6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

    十几年前,眼看着村里的人越来越少,郭太生的子女及妻子也相继搬出了大山,并劝他也去城里生活,还给他找了份在医院的工作,郭太生毅然一个人留了下来。

    家人搬走后,五间窑洞的院落显得空空荡荡。郭太生收拾出其中一间窑洞作为诊所,这里既是郭太生的家,又是他为乡亲们看病、开处方、抓药的场所,闲时还是老年人们聚集侃大山的“俱乐部”。“这些年的身体,全靠郭大夫照顾着。再远,我也得来看他!”12月9日午后,由儿女陪伴开车从交口县赶来的张香女说,她今年已77岁,因为胃疼,郭太生曾多次走几十里的山路上门诊治,用中药调理病愈。她此次是前来致谢,为郭太生送来了自己种的南瓜。“郭大夫从来不摆架子,随叫随走,医术又高,对我们这些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戚一样。”邻村师家庄村民郭仁香说,经常会有一些外乡人慕名前来看病。“虽说治疗的都不是什么大病,可总得有人及时给其抓药诊治不是!”郭太生说,他留在这里不是为了钱财,是舍不得离开朴实的乡亲们。留守在山村里的老年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他都是象征性地收取点药材费,但即使这样,欠账的村民仍有不少。“我是医生,留在这里看病是我的责任。”郭太生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他的心声。而说心愿,他说:“要是以后能有个接班人,那就更好了!”(本报记者 李春泽 通讯员 张丽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