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唐保儿:远山里的乡村医生
//www.workercn.cn2014-02-15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45个高血压、14个糖尿病、3个重症精神病,还有6个孕妇和11个7岁以下的儿童。”即使和家人在县城过年,唐保儿心里还是惦记着山上的病人。

  这位64岁的老人有时会忘记孙子的年龄,但如果问他唐河底村的孕妇什么时候需要产检,全峪村的小孩儿什么时候要打预防针,南羊圈村的高血压老人要吃什么药,他却了如指掌。

  唐保儿是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来远镇东鱼沟村的一名乡村医生,地处山区的东鱼沟村由29个自然村组成,唐保儿的病人就遍布在这些村庄里。以东鱼沟村卫生所为圆心,近到4公里的全峪村,远至20公里的石青坡南羊圈村,唐保儿挎着他的出诊包,在这个半径20公里的圆面上,数十载如一日地走了48年。

  正月初十,唐保儿接到村里病人的电话,早就在县城坐不住的他随便吃了几个饺子,穿上大衣,出门前亲了亲孙子的脸,直奔村卫生所。

  来远镇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雪,憋了整个冬天的大雪铆足劲下了三天三夜。从县城通往来远的山路上积雪还未融化,远山一片浓雾,看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路。汽车在雪地上缓缓前行,快到东鱼沟村时,唐保儿让司机停了下来,“前面的路汽车开不过去,我下来吧”。

  步行约15分钟,来到了东鱼沟村的卫生所,院子里停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车座上的雪还没有化完。唐保儿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告诉记者:“这个病人叫李润香,住在全峪村。李润香的妻子电话里说他卧床四五天了,我得去看看。”他从药品柜里麻利地取出几瓶液体塞进出诊包,又带了一些药品,便匆匆上路了。

  “以前通信不发达的时候,谁家有病人,都打发家里人跑来叫。现在条件好了,哪家有什么事儿,打个电话过来,咱就能出门。天气好的时候,我骑摩托车,但不少村子的路都不好走,很多时候还是得步行。”在山里跑久了,唐保儿把每个村的方位和山里的地形都摸清了,哪些村汽车进得去,哪些摩托车进得去,哪些只能步行,他都烂熟于心。

  赶路的时候,唐保儿和记者聊起他当乡村医生的经历。

  由于东鱼沟村地处贫困山区,道路崎岖,大多数自然村交通不便,给村民就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唐保儿从小就目睹有的乡亲由于村里没有医生,得病后贻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而没被救活。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当一名乡村医生。

  1966年,他从农村卫校毕业后就回到村里,开始为乡亲们服务。唐保儿念的是全科,什么病都可以看,但因为刚开始经验不足,并没有什么人愿意找他看病。待在卫生所里,他没事就读书,常常因为有不懂的医学问题,走几里山路到乡卫生院找人请教……

  到全峪村的时候,山里的雾气已经散去,唐保儿轻车熟路地往李润香家里走。李润香的爱人透过玻璃窗看到有人进门,赶紧迎了出来,唐保儿顾不上寒暄,进屋就开始给病人诊断。看着唐保儿给丈夫诊治,李润香的爱人招呼记者坐在火炉旁。“我们全村的人都认识唐大夫,他可尽心了,谁家有人生病,打个电话他就来。每次出诊他都不收出诊费,村里的孤寡老人有时候付不起药钱,他都给垫着。他姐姐原来是县人民医院的干部,让他去县医院工作,他都没去……”

  说话的功夫,唐保儿已经给李润香打上了点滴,他悉心叮嘱道:“就是着凉了,没什么事,给你开点药要记得按时吃。”转过头,他又和李润香的爱人说:“这个点滴别滴太快,他要是觉得手凉,拿个暖水袋给垫上,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明天我再过来看看。”

  离开李润香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唐保儿裹紧大衣跟记者说:“咱们得走快点了,要不等会儿天黑下来就更冷了。”

  山风渐起,卷着树上的积雪打在脸上。“每次出诊都挺有乐趣的,中午到谁家,就在谁家吃饭;晚上到了哪个村回不来了,就住在哪个村。乡亲们待你像亲人一样,你也跟他们亲,每次赶路都跟回家一样。”唐保儿笑笑,继续赶路。

  这样一名乡村医生,常年奔走在这29个自然村,每年有300多天都在百姓家中,在曲折的山路上,他一年要走4000多公里。(本报记者 苗晓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