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沈福儒:不是我哏儿 是解说足球真哏儿(图)
//www.workercn.cn2014-07-10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战胜伤病入选国足

  我出生在1942年,1950年8岁进入土城小学。那时候天津刚刚兴起足球热潮,我一下被足球运动吸引了。那时候我家里九个兄弟姐妹,生活并不富裕。我把零花钱都存起来买足球,还组织了一个街头小足球队,一到节假日就到棉纺四厂的厂院儿里去练球,我有时候还顶个“缺儿”,凑数儿到成年人的球队里踢一阵儿。到小学毕业那一年,我在土城这一带踢球已经出名了。

  1955年,我考入四十二中,又成为校足球队的成员。有一次比赛,我被李玉森教练看中,选进了新华路业余体校足球班。进了足球班练得就更辛苦了,但同时技术提高得也很快。1958年,因为我的足球和文化课成绩都很好,被保送进了天津体院。在那经过一年正规训练,天津青年队教练就把我选走了,我就开始成为一名正式的足球运动员。

  这段时间的一次受伤,让我在病床上躺了两年。1962年,20岁的我已经是天津一队的主力了。记得那年年底有一场比赛,我踢左边锋,拿球后快速冲门,正要起脚,突然感到腰眼儿发麻,像过电似的从腰麻到脚。怎么回事?原来是对方后卫因为抬腿过高失控,用力太猛收不住脚,一脚就重重地踢在我的腰骶部位。队医急救无效,我被抬下场,立即送到医院,诊断为腰部骨折。

  那时候很多专家为我会诊,说法不一致,但都不乐观,断定我这辈子不能再踢球了。也有中国著名的骨科专家对我说,你这个腰椎骨折,部分神经损伤,不排除截瘫的可能性。我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非常绝望,我不甘心等着截瘫,更不希望自己的足球生命就这样结束。我想要跟这个截瘫拼一拼。我看了很多名医,也承受了很多别人无法承受的痛苦,最后在一位中医大夫的治疗下,我的腿开始能活动了,疼痛感也大大降低,从那之后我就天天晨练、跑步。4个月以后,我到医院检查,结果是一切正常!大夫也是大吃一惊。我当时脑子里就一个想法——我要投入紧张的训练之中,我要代表国家队在赛场上拼杀。两年后,1964年,我又回到了天津一队,第二年又入选了国家队,我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你看我这儿有一张1972年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全家福,徐根宝、胡之刚、王俊生、高丰文、戚务生、迟尚斌、李宙哲、王积连,等等,我们当时实力是很强的。直到现在我仍然时常回想那段日子,也怀念那时候的中国足球。

  当教练要有一双慧眼

  1973年,我31岁,离开国家队回到天津,开始了教练生涯。1974年到1976年,我担任天津一队的主教练。1977年到1979年,我担任天津青少年队教练。我觉得担任教练必须得有一双慧眼,能从一大群孩子中看得出谁是足球人才。在我当教练的时候,我很乐意培养使用新球员,1976年我把年仅18岁的左树生调入天津一队,充分发挥了青年队员的个人能力。

  那是1978年,我担任天津青年队主教练。我从全市各区的业余体校挑选了36名十五六岁的队员,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选出其中的佼佼者,确定了基本阵容。在这个阵容里,有段举、霍建霆、施连志等队员,他们后来都成为国字号球员。我带着这支球队经过两年的训练,1980年在全国青年足球联赛中夺得了冠军。

  1984年,我率领天津青年队取得了全国青年联赛冠军后,获得了参加首届足协杯赛的资格。这支全部由18岁小将组成的队伍,在强队如云的足协杯比赛中杀出重围,出人意料地晋级全国甲级队行列,创下了一支青年队取得甲级队比赛资格的纪录。我的队员宋连勇、韩金铭、张俊强等队员也因此名扬足坛。

  还记得1993年,我把18岁的于根伟选进天津队,当时很多人都反对,因为根伟毕竟还太年轻。七运会的一场关键性比赛——天津队同广西队争夺出线权,我把于根伟排进首发阵容,于根伟也不负众望,在这场比赛中踢进了锁定胜局的一球。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