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几句话就能把到省政府反映情况的老兵带了回去……云南省人社厅军转安置二处处长苏丽萍在云南省军转干部中的威望可不一般。
金政全2001年从部队转业,来到阳宗海旁边承包800多亩荒山,搞起了果树种植。像金政全这样转业回云南自主择业的,2001年时超过300人,而负责军转自主择业工作的只有苏丽萍。
由于在银行卡换卡过程中姓名登记错误,原本按时到账的退役金没能如期领到,直性子的金政全便找上了门。
苏丽萍在谈话中了解情况后协调了退役金,不几日又来到金政全的荒山。
“看着荒山和我们搭的帐篷,苏大姐泪水就流出来了……”金政全说,那一刻他感觉又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金政全告诉记者,有一次,部分转业军人情绪激动地到省政府反映情况,苏丽萍到现场后几句话就把老兵带了回去。“她不是说空话套话,而是动真情、讲道理、谈公心,让我们这些老兵感觉到自己有了娘家,感受到温暖。”
还有一次,苏丽萍参加转业军人组织的会议,主持人脱口而出“下面请苏大姐讲话”,说完后可能意识到了什么,又赶紧改口“苏处长”。
“她对我们老兵不是应酬式的关心,而是发自肺腑的帮助。”在金政全看来,转业军人喊苏丽萍“大姐”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尊敬。
“正是有了苏丽萍这样心系转业军人的军转工作者,才让中央的军转安置政策在云南的复杂实际中生根发芽,让转业军人能够放心自主择业。”云南省人社厅副厅长杨焰平说。
2001年苏丽萍调到军转安置岗位,摆在面前的第一个挑战便是退役金发放。300多名退役军人,需要一个个核对个人信息和补助标准,难度可想而知。
在核对军转干部信息的过程中,苏丽萍发现统一的软件系统存在缺陷:丽江市宁蒗县属于艰苦边远地区,但是系统中却没有显示。周围人劝苏丽萍录不进去就算了,执拗的苏丽萍却反复和相关部门沟通,在研究软件的丈夫赵青山帮助下,终于将数据一个个补录了进去。
2003年,云南省在全国第一家开展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适应性培训;2004年,创建军转干部自主择业的四级联动体制……苏丽萍给处室定了个规矩,每年选取一项工作亮点,集中力量搞创新。
“从300多人到现在累计近5000人,越来越多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这是对自主择业工作成效的最大认可。”曾经与苏丽萍对接军转工作的部队干部李荣芬说,“常常是我们反映了实践中的问题,苏处长便开始了繁琐的协调工作。”
苏丽萍的同事胡涛告诉记者,有次苏丽萍与她一起去某厅局协调军转干部慰问金和独生子女费问题,谁知情况还没介绍完,便被生硬拒绝。
“苏大姐就带着我守在办公室外面,等他们啥时候有时间了再去汇报。”胡涛说,当时苏丽萍边说边流泪,把老兵情况向负责人做了说明。负责人被苏丽萍的诚恳所打动,两项政策得以落实。
由于军转干部常常向苏丽萍反映问题、甚至聊家常,苏丽萍的手机便成了热线电话。“几乎每晚都能接到咨询电话,电话接得多了,有些我都能给回答了。”赵青山笑称自己也算半个军转工作者。
“苏处长,您是怎么对转业军人进行科学管理的?”记者问。苏丽萍纠正道:“在我看来,最好的管理是服务。”(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