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刘艳春:山村校长的民族教育梦(图)
//www.workercn.cn2014-07-1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山村校长的民族教育梦

——记内蒙古扎兰屯市洼堤乡民族学校校长刘艳春

蒙古语演讲比赛中刘艳春(左四)与获奖选手交流。资料照片

  在内蒙古扎兰屯市西南110公里处,有一个蒙古族聚居乡洼堤乡,这里群山环抱,人们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有着千余名师生的洼堤民族学校让这里呈现出勃勃生机。

  刘艳春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从教21年来,她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家乡的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让孩子们上好体育课

  1993年,怀着当一名优秀乡村体育教师的梦想,18岁的蒙古族姑娘刘艳春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扎兰屯市洼堤乡,在中心校任教。当时,学校体育设施简陋,学生体育课就是踢踢足球、做做广播操。校领导认为体育是副科,上不上无所谓。除了几个淘气的学生,其他孩子都不爱运动,认为学习成绩好比什么都强。

  面对这种状况,刘艳春恳请年轻教师帮忙,组织高年级学生动手,从山上寻找了一些粗木头自制了单双杠、足球门,把玉米叶装在帆布袋里自制了“体操垫”。她还带领学生利用节假日勤工俭学,为学校购置了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拍等,学校初步有了一些体育器材。

  体育课上,刘艳春以游戏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她向孩子们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带孩子们观看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电视片段,自己示范动作要领,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体育课。一年后,学校召开了全乡运动会,刘艳春所带的学生在7所村校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比赛中,孩子们屡屡夺冠,跑到我身边欢呼雀跃。那时我切身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那份乐趣、甜蜜、幸福。”刘艳春说。

  刘艳春说:“体育不但能强健学生体魄,而且对学生的性格、意志、毅力、道德品质的逐步形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四年级的宫然和七年级的王博轩曾经都是胆小、内向的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沉默寡言,说话声音极小,不爱和同学玩。刘艳春教会了他们跳绳、打排球,引导他俩参加了扎兰屯市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班,又让宫然参加了校田径训练队,现在两个孩子变得积极乐观。

  在刘艳春的带领下,学校还开展了射箭、搏克、安代舞等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蒙古族文化传承。

  让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学生谢美萍是色吉拉呼村三组贫困家庭的孩子,中考结束后父亲为了给她借上高中的学费遇车祸身亡,肇事司机逃逸。万般无奈中,谢美萍决定辍学。看着这个不幸的学生,刘艳春多方求助,最终扎兰屯一中为谢美萍免除了学费。入学后谢美萍发奋努力,现已成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学生李馨初二时父亲患白血病去世,家里为治病而债台高筑。但逆境没有击垮她,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业。大学期间,刘艳春又帮她担保借了助学贷款,李馨靠着勤工俭学继续学业。

  “这两名逆境中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努力,让我很受触动,也让我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很重。”刘艳春说。

  让每位教师人尽其才

  怎样才能人尽其才,是刘艳春当校长后在学校管理中重点考虑的问题。用她的话说:“资源不能浪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品质好,小毛病逐渐帮着改正就行。”任校长7年来,刘艳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0年,刘艳春把被大家称为“闷声不响的棉花包”的同事放在了伙食管理员的岗位上,起初没人能理解,可她说:“这个人虽然能力不是特别出众,可他胆小心细、廉洁自律、做事认真。他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条,伙食管理应该没问题。”几年下来,学生吃得好,饭菜调配合理,最重要的是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了保障,家长非常满意。

  刘艳春心里总是装着学生、老师。她把2008年获得“呼伦贝尔学习蒙语文先进个人”奖励的500元,奖励给蒙语文优秀的10名学生;把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校长累计的6000多元奖金给全体老师买了礼物。她说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大家携手奋战的结果。(记者 高平 通讯员 孟宪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