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姚魁武20年从医路:最想看到的是病人的笑容(图)
//www.workercn.cn2014-07-16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姚魁武近照

  在读小学的儿子的班级家长QQ群里,姚魁武被大家称作“姚爸”。谁家孩子感冒发烧,跟“姚爸”描述一下症状,姚魁武给开一服汤药,很快药到病除。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姚爸”有着一长串头衔,有时候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哪些具体的名号,比如“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学组副组长”等等。

  “我只是一名医生。”姚魁武说。如果再具体一些,他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其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则将他称为“一名热爱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年轻中医人”。

  20年前,想学法律的姚魁武阴错阳差地考入河南中医学院,便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他还记得刚入学时的第一堂课,讲的是关于五行、阴阳等中医基础理论,“我当时有些混乱,分不清哪些科学、哪些不科学”。

  “很久以来,人们对传统医学有误解。”姚魁武对此已见怪不怪了。在他看来,这种门户之见,自西医传入中国开始,便已存在。“一是受到历史科学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内在规律及疗效机理尚不能完全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姚魁武说,“二是中医药的使用剂量没有统一标准,特别是产业化后有时质量难以保证。”

  但他坚信,中西医融合是大势所趋。循着这个方向,姚魁武除了治病救人,还在他的导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的指导下,试图发现“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联通桥梁”。

  姚魁武的研究切入点,是阐释中医学证候的内涵。他所研究并治疗的冠心病中,血瘀证是最具典型特征的证候诊断。但是,中医学发展中关于血瘀证的诊断方法却并不规范,且主观性强。

  这位青年医生带着自己的学生,在前人基础上,从我国北、中、南三个地区的多个医学中心收集冠心病等5种疾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专家问卷、流行病学调查、多元统计、计算智能等多种方法,建立血瘀证诊断模型,制定出《病证结合血瘀证诊断计分量表》。

  这一诊断量表,以及所构建基于多种研究方法整合运用的技术平台,成为国家973计划、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中医证候客观化、规范化研究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先后发表文章50余篇,SCI收录4篇,被他人引用300余次。这一系列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帮助人们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几乎成了姚魁武交给自己的使命。

  姚魁武是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在每周的活动中,姚魁武总是不失时机地向其他委员介绍中医的理论与特色,还给别人看病。

  他还多次参加医院对口支援活动,先后赴山东、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基层医院及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企业基层进行门诊诊疗、病房查房及科室、学科建设的指导工作,并为退休老干部讲解养生保健知识。

  2008年奥运会期间,其所在的广安门医院作为奥运会定点医院,包括姚魁武在内的30名医疗志愿者专门接诊涉奥人员。一位巴西的记者在接受中医诊治后,病情很快得到好转,那名记者竖起大拇指,表示“要为中医治疗打满分10分”。

  在平常的工作中,姚魁武并不排斥西医的诊断和研究方法。相反,他认为一所医院如果想要具备高超的中医水平,也需要西医的“保驾护航”。“大多数中医医生对西医是持开放态度的。”姚魁武说。

  他的另一项医学贡献,是整合中医药疗效优势与基础前沿研究,“促进基于结合中医药的干细胞与心脏再生医学的发展”。

  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姚魁武利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基于祛瘀生新法理论的血府逐瘀胶囊干预,同时对比增敏剂白藜芦醇对沉默信息调控因子(Sirt1,能延长细胞寿命,可介导缺血心肌细胞保护效应)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发现并揭示了一系列Sirt1信号通路在拯救濒死心肌细胞、控制心肌缺血范围这方面的确切作用。

  有专家评价,该研究成果引入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防治中,在中医药治疗领域开了先河,也为中药治疗心脏疾病拓宽了思路,找到了新的有效靶标。他应邀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八届世界中医药大会上进行了成果汇报。

  如今,刚过不惑之年的姚魁武正在医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工作。薛伯寿是现代中医学家蒲辅周的关门弟子,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在他系统总结了薛伯寿教授“和合思想”的脉络、主要内涵和外延后,他“又一次发现了中医的伟大和神奇”,他的临床疗效也提高了不少,他对中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加坚信。

  在薛伯寿临证“和合思想”的指导下,他将中医药治未病理论应用到冠心病初级预防中,发挥了中医药对构筑心脏病三级预防策略体系的重要作用。以此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他申请了首届“香江学者计划”,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唐金陵教授认可,是全国入围该项目的唯一一个中医药工作者。

  从医近20年,姚魁武获得了许多奖项和称号,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但他最引以为傲的,是从医至今,从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患者投诉等不良事件。

  他的办公桌上,除了一台电脑、一摞资料、一个笔筒,干干净净、别无他物。他的各项荣誉证书堆放在办公室的柜子里面,柜子的门大多时候是紧闭的。

  “这不是我最想看到的。”姚魁武说,“我最想看到的是我的病人的笑容。”(宣金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