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微寄语
我希望留给学生的,不仅是某项具体的教学成果,更有绿色正能量的精神传递。
“教育就像我的妻子,相伴到老;环保就像我的儿子,精心呵护。”鞠鑫是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靖江一中”)的历史老师,虽然今年才31岁,执著于环保事业却已有13年了。
13年的坚持,不仅体现在建立12家“赤子之心”环保社团、整理出15万字的《环境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编写10万字的校本教材《地球妈妈》这些数字上,他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2001年,在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就读的鞠鑫与同学一起成立“赤子之心”环保社团,开始走上环保之路。在大学搞环保活动并不容易,最头疼的事情就是缺少资金。鞠鑫和同学想了很多办法,他们帮别人发宣传单,发一份1分钱,帮商家做宣传板,做一个赚40元。活动经费经常就是这样凑齐的。
毕业后,鞠鑫被分配到靖江一中做老师,后来到靖江礼士中学支教。鞠鑫问学生:“你们知不知道,一粒含汞的电池可以污染1立方土壤?”学生都不知道。鞠鑫就开始带领学生办手抄报,回收含汞电池。
2005年,网络论坛在当地兴起。鞠鑫在骥江论坛发帖说想建立一个环保组织,版主看到后,将帖子置顶,半个月点击量近8万次。“又组织了一些活动”,鞠鑫不好意思地说,版主后来成了他的爱人。
环保组织的成员中,很多都是老师和学生。大家到社区清除“牛皮癣”、到公园捡垃圾、对沿长江地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一般半年搞一次大型活动,一个月搞一次小活动。 这个时期,名为《赤子之心》的报纸也开办起来,一个月一期,坚持到现在。这份报纸通过学校、社区的渠道,每期发放3000多份。
学校设立了“校园母亲河节”,至今已连续9年开展这一活动,筹资近万元,为母亲河捐建林地,保持水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鞠鑫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志愿服务,那时,他的女儿出生尚不足百天。他与志愿者搭建起绵竹市东北镇帐篷学校,让附近100余名孩子重返课堂,并在当地开展了“保护绵竹母亲河——马尾河”活动。
“有的学生高考作文用我们的活动当写作素材,有的学生参加活动后,高考填报环境资源类专业。”鞠鑫为学生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到欣慰。
去年,鞠鑫在当地民政局注册了靖江赤子之心环境文化交流中心。(崔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