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崔根良:没有这份家国情怀,就没有如今的成就
//www.workercn.cn2016-05-03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立志全球为国争光

  亨通集团起步之初,就将自己定位为“挑战世界卓越品牌、致力振兴民族产业”。现在,亨通线缆产业园里,一排大字引人注目:“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成就国际优秀企业”。

  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文字变换,而且是一家有追求的民营企业目标的提升,更是崔根良作为企业掌舵人永不停步的追求。

  “真正要在行业里做强,国际化是必走之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层面,必须要实施全球化战略。”讲这句话的时候,崔根良显得底气十足,因为对国际化战略,他早有谋划。

  “先把产品打出去,达到一定市场占有率时,我们就要考虑资本、技术输出。”崔根良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形象地称为“5—5—5工程”,即:集团50%的产品销往国际市场,集团总资本的50%为国际资本,50%的经营管理人员具备国际化知识结构和背景。

  于是,仅仅数十年间,亨通集团年产值从千万元发展到2015年的营收480亿元;从单纯的国内线缆生产企业,发展成为国家级、国际化、多元化产业集团,拥有50家分公司、33个海外代表处,业务范围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与他作为企业规划者,所具有的战略眼光、国际化视野密不可分。利用好资本平台经营,抓好实业战略发展,已经成为亨通快速发展,健康成长的秘诀。”亨通集团行政副总裁吴如其说。

  坚持底色心系民生

  近观崔根良,皮肤黝黑,衣着普通,浓重的苏南口音,透着一股子“土气”。他对自己的评价一如往昔:“从根本上说,我是人民的服务员。”

  从创办企业的第一天起,崔根良就秉持这样的信念: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有大责任、大担当,必须要担负起对企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30多年来,他始终践行着这“两个责任”。

  1998年大学毕业进入亨通的施娟不会忘记,正是崔根良决策建造人才公寓,才让一无所有的她解除了后顾之忧。员工们常说,“在亨通干活,环境好、待遇高、人性化,感觉不是我们在为崔总打工,而是崔总在为我们打工”。亨通现有员工1.3万多人,崔根良常说,如果企业做亏了,我对不住这1.3万多人和背后的1.3万多个家庭。

  在创办企业的30多年间,崔根良最看重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他的企业在当地第一个成立党委、纪委、党校,他至今仍担任集团党委书记。“黄沙、石子、水泥,没有水,成不了混凝土。党建在企业里就像水,能够增强凝聚力。党建就是生产力。”崔根良说。

  2012年6月,崔根良出差到江西时发现,革命老区很多养老院的生活设施还很差,于是连夜组织工作人员到赣南革命老区了解情况,以最快时间拿出扶贫方案。当年,亨通资助江西革命老区敬老院改造的“鹤轩安耆”项目启动,用3年时间改造了井冈山、兴国、于都等革命老区25所敬老院,捐赠26辆多功能救护服务车,3000多名老人受益。

  “在他的身上,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在他的生活事业中,大爱无所不在。”吴如其说。

  新华社南京电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