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宫 匠(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5-2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王津 中工网记者 王伟伟摄

木器修复师屈峰全神贯注地工作中。中工网记者 王伟伟摄

  当这一切繁华与热闹过后,宫墙外的世界继续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在日复一日执着而平静的生活中,依旧几十年如一日地摩挲着、修复着……

  一个风朗气清、没有雾霾的早晨,站在景山公园山顶的望春亭上,往南眺望,初升的阳光洒在故宫金黄的琉璃瓦顶,熠熠闪光。

  朱红色的紫禁城墙和碧蓝色的筒子河,仿佛将这一片红墙黄瓦的寂静,与一城车水马龙的喧嚣,切割成了两个世界。

  寂静中,在靠近西华门的故宫西侧有几个不起眼、覆灰色筒瓦的小院子,被称为西三所。6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退休的太妃居住的冷宫;如今,它是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办公场所。

  100余位身怀绝技的故宫文物修复师,就在这里工作。

  进宫

  2015年5月,距离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还有5个月。

  导演叶君带着《我在故宫修文物》摄制组,走进故宫,试图用镜头记录下这群颇为神秘的文物修复者的工作日常。

  第一次走进故宫,摄像张华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高高的红墙、重重的宫殿,与外面的喧嚣形成极大的反差,特别特别地安静”。

  而这“另一个世界”却是王有亮工作了33年的地方。

  33年前的1983年3月15日。清晨的故宫神武门外,两排如今已郁郁苍苍的松柏,在春寒料峭中还“只有一个人的高度”。

  穿着当时颇为时髦的军绿色上衣和藏蓝色裤子,19岁的王有亮和另外9位北京小伙,一大早就贴着墙根站成一排。刚刚从职业高中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故宫工作。那是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在鼓楼中学办的一个联合职业高中文物班,“好多老师都是宫里头的”。

  在 “冻得瑟瑟发抖”中,衣裳单薄的他等待着第一次“进宫”。

  早在1950年,故宫博物院就组建了故宫文物修复工厂,负责对故宫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1988年,又扩建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部,下设书画复制组、书画装裱组、木器组、金石钟表组、综合工艺组和实验室。

  按照文物修复的行规,王有亮拜了66岁的赵振茂为师。作为“古铜张”的第三代传人,赵振茂是故宫古铜器修复的开创者。轰动世界的“马踏飞燕”,就是他修复的。

  6点20分,天色微亮。33年前那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工匠学徒,此刻穿着一件褐灰色夹克,一脚蹬上一辆两轮电动车,从牛街的家出发了。

  半个多小时后,他在故宫保卫处取了钥匙,沿着数丈高的朱红宫墙拐了几个弯,在故宫西侧一扇装有门禁的小门前停下。门的右侧墙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木牌:故宫博物院科技部。

  “吱……”王有亮推开大门。

  “走着……”他的一声吆喝,唤醒了有着596年历史的故宫的清晨。数百年前,这里是退休太妃和宫女的居住地,坊间传言“300年没进过男人”。如今,这里仍然是故宫的未开放区,是没有如织游客、没有喧闹人声的“紫禁城”。

  进去之后,王有亮还要打开1扇门,两扇门,3扇门……当他打开第9扇门,来到自己的办公场所——青铜器修复室时,他从屋内拿出猫粮,倒在修复室外靠着窗户的石板地面上。

  看到早餐,3只黄黑斑点的猫轻悄悄地飘了过来,或从房梁上,或从窗台处,或从庭院里,一边摇着尾巴,一边发出“喵”的叫唤。

  由于文物修复场所用电严格,不准自己烧水,王有亮提上暖瓶,穿过几道宫殿,来到开水房,提上一天的开水。等他回到修复室,换上蓝色大褂时,新的一天工作,才算正式开始。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