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国门交通卫士”里的师徒档
//www.workercn.cn2016-07-01来源: 北京晚报
分享到:更多

  师徒档2

  各有所长 大妈、老外都点赞

  交通支队里年龄最大的民警1952年出生,最小的是位1990年的“小鲜肉”。像老余和孙震一样,支队里的“新老搭档”还有很多对。

  今年2月24日下午,一位60多岁操着外地口音的大妈上前求助。几番沟通下来,副支队长张起宏了解到:老人叫任晓爱,今年68岁,刚来北京看望女儿。当天,老人到航站楼的火车票售票点退票,可是退完票就不知道该怎么回家了。她不知女儿的住址和电话,只依稀记得来时坐的是1路公交车,小区旁有一个超市。

  熟悉机场周围环境的老张一边安抚激动的老人,一边开车载着老人到附近的几家超市查看,最后终于在樱花园的一家小超市旁找到老人的家。临走时,他又反复叮嘱老人的女儿女婿,一定记得给老人写张紧急联系卡,让老人每次出门时带在身上。

  老民警有的是细致和耐心,可青年民警也有“必杀技”——会外语!

  3月18日晚上8点左右,从警3年的耿冉在2号航站楼出发层巡逻时,遇上一位美国老人向他求助。老人心急如焚,说自己刚从3号航站楼坐摆渡车到2号楼转机,可行李落在了车上,里面有护照和钱包,马上就要停止办理值机手续了,他不知该怎么办。

  了解原委后,耿冉立即呼叫指挥中心请求协助联系同一时段内运营的机场摆渡车,同时通知1号航站楼及3号航站楼执勤民警对途经的摆渡车逐辆拦截检查。

  10分钟过后,3号航站楼传来消息,两名机场工作人员捡到类似行李,耿冉赶忙驾驶警车带老人前往认领。见到失而复得的行李,老人难掩激动之情,拿出美元要酬谢耿冉,并问他要姓名和电话。耿冉礼貌地回应:“No, thanks. I am a police officer , it's my job.”(不客气,我是警察,这是我的工作。)随后,耿冉又将老人送回2号航站楼并帮助他顺利登机。

  师徒档3

  工作交流 微信群里唇枪舌剑

  邱文镇是交通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是专职设施民警,年轻的张亮是路面执勤交警;赵玉胜是交通支队的安监民警,刘金华是交通支队的后勤车管民警。虽然这两位老民警已不再参与路面执法,但仍然时刻关注交通管理工作动态。

  自打交通支队建立工作交流微信群后,赵玉胜、刘金华专门找队里的青年民警帮忙开通微信,学习如何使用后,他俩就和邱文镇、张亮“杠”上了:

  赵玉胜:@支队领导@邱文镇 建议支队对晚高峰华谊桥东下口岗位进行研判。晚高峰期间这个路口按红绿灯即可正常通行,无须民警疏导。拥堵点位于首都机场路高速小天竺出口处,要将晚高峰疏导岗调整到这个位置才能发挥管控作用。

  刘金华:控制一下小天竺出口红绿灯的变灯时间,最好高峰时段由人工控制。我在指挥中心时,那里常发生事故,最好上一个民警。

  邱文镇:收到!首都机场路高速小天竺出口高峰时段可以由民警现场实施管控,禁止红灯时出高速车辆右后转弯,避免其影响直行车辆。

  张亮:根据我的经验,在首都机场路小天竺高速出口通过灯控压缩高速出口的绿灯时间是可行的,并不会造成高速拥堵;还建议将灯杆上的黄色指示牌做大一些,让驾驶员看得更清楚。

  支队领导:建议非常好,请设施民警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同研判此问题。

  像这样在微信上的“唇枪舌剑”几乎每天都在交通支队的工作交流微信群里发生。仅2月28日以来,交通支队通过“群聊”及时发现、排除交通安全隐患、完善道路设施6处。

  师徒的故事只是首都机场交通支队民警工作中的缩影,青年民警将他们对新科技手段的发现、运用、操作方式教会老民警;而老民警将他们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青年民警。虽然年纪不同、阅历不同,但他们有同样的坚守,同样的无悔奉献,同样的名字——国门交警。

  (吴青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