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修书人:与史对话,“古籍医生”的修复之路(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3-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80后“海归”:

  秀得了英文,修得了古籍

  候郁然算是年轻人中比较有资历的一位。“记得6年前刚进馆时,师傅先让我学做‘新装’,就是模拟一本古籍的样子,学着订线、折书页、上封皮。等做书的过程都上手了,然后再学怎么补。随着接触越深,会发现可操作的地方越多,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不过,除了一般性修复工作,候郁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对西文善本的修复,这得益于自己的一段留学经历。在中央美院美术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毕业后,候郁然选择到英国伦敦继续深造,学习纸制品修复。

  “国外的学科建设相对比较系统,也较为严谨,但修复的原则和手法与国内差异不大。修复行业侧重的是技艺传承,因此也都是采用师带徒这样的模式。不过在国内遇到问题你可以随时问,在国外就只能在课上把问题解决,不然你就要等到下节课了。”

  除了像候郁然这样的“海归”,这里的年轻人都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大部分拥有硕士学历,他们一方面跟师傅学,一方面把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用到工作中,比如用显微镜分析纸张纤维,用化学分析看颜料成分,这在以前做不到的,也是年轻人的优势。

  一位刚来不久的修复师说:“我觉得修书的人不能只是一个匠人,而要有一定的美学修养。比如配色,如果有美术基础的话,对颜料的了解、配色、还原肯定更好一些。”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雁行说:“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的时候,全国古籍修复人员不足百人,但如今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已经超过千人。”据统计,全国有8500多人参加过短期的古籍修复技术培训,中国社科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开设了古籍修复本硕专业,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

  “之所以选择回国修复古籍,不仅仅是因为专业对口,还是觉得自己适合并喜欢这份职业。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也希望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结果。因为只有热爱才会坚守。”候郁然对记者说。

  几代人的坚守:

  搭起一条从过去通往未来的桥

  古籍修复师几代人的坚守,是为了将我们祖辈优秀的文化传承下来,并能够为现代生活服务。其中包括当古籍完成修复后,通过高清扫描进行数字化,提供给社会各界观览。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的话来说,“数字化是保护古籍最快、最经济的办法。一部书只有化身千百部书,才能保存下来。”

  今年恰逢“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十周年,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应用现代技术加强古籍数字化和缩微工作。2月28日,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联合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加上此前已发布的资源,总量已达到2.4万部,相当于6部《四库全书》的总量。

  在修复师刘建明的记忆中,自己接触过的古籍中被广泛应用的当属《本草纲目》,这本古老的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3年,国家图书馆编纂出版了《钓鱼岛文献图籍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并对文献成书背景、版本项、著者情况以及所涉钓鱼岛相关内容等进行简要说明,旨在客观、准确呈现文献所记钓鱼岛及钓鱼岛问题概貌。据刘建明回忆,其中一些古图就出自古籍文献中心的舆图组,这也是古籍被应用于外交的一个例子。

  随着古籍数字化的推进,一些遗失海外的珍贵古籍也得以回归。“比如和法国签了相关协议以后,去年全部法藏《敦煌遗书》以高清数字化形式实现了回归。王雁行说。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