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刘志彬:焊花照耀下的工匠之路(组图)
//www.workercn.cn2017-03-06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刘志彬是中车集团的首席技术专家

  ■善于钻研的刘志彬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刘志彬“复活”的焊接机器人实现了车辆枕梁双面焊

  ■刘志彬在摆弄电焊小车

  ■刘志彬培训徒弟时使用的不同质量的焊接件断面

  ■刘志彬检测枕梁的焊接质量

  人物速写

  他说,选择焊工,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进大厂,不失业。最终,他成为了中车集团的首席技术专家,成为了公司焊工的领军人物。

  他说,只要肯努力,没有干不成的活儿。最终,他给了曾经嘲笑过自己的对手一记强有力的回击,为自己的公司赢得赞誉。

  他说,自己带徒弟的心态,就是希望他们都能“成事儿”,而不仅止于能干活儿。现如今,他培训过的学员很多成为了公司的骨干,独当一面。

  50岁的他,身材保持得特别好。如果你问他原因,他会告诉你,干焊工活儿的绝对不能吃饱,否则稳不住气息,影响焊接质量。

  这就是他,喜欢电焊、喜欢不断超越自我的刘志彬。

  人物名片

  刘志彬,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国际焊接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他扎根一线30余年,解决了铁路货车修造、新产业诸多重大技术难题,是公司控制焊接变形的首席专家,享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1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荣获“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劳动模范”、“燕赵金牌技师”、“河北省能工巧匠”、“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1 开启企业新造车先河

  2001年,石家庄车辆厂从两家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承担了一项特种装备铁路运输平车的研发工作。由于需要运输的特种装备本身比较长,采用通过平车装载运输时,需要纵向跨越三辆通用平车。装载时还需增加支撑和增加捆绑加固辅助设备、材料等,加大了装载和捆绑加固的难度以及危险性。

  此前,石家庄车辆厂里做的大多是铁路货车的检修和改装,从没接过新造车的活儿。新研发车辆需要解决特种装备运输超高、超宽、重心超高等问题,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厂里从各岗位抽调了技术标兵组成了团队,专门负责此车的研发制作。刘志彬作为焊接工艺的技术尖子,自然被抽调过来。

  委托方对平车的技术要求较高,焊缝宽度要求为6mm。按照要求,焊缝误差可在3mm范围内,即宽度要保持在6—9mm之间。刘志彬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次焊接零部件之前,刘志彬都要提前制定焊接方案,调整电流、电压以及焊枪角度等。

  “有些焊缝不是水平,而是向上或向下倾斜的。此时发生了空间位置的变化,焊接长度超过1m的焊缝,就必须学会倒步。在倒步的同时,手要稳。即使手发生轻微抖动,也会影响焊缝的质量。”刘志彬说,焊接时,必须适应人、焊枪、焊件的关系,三者配合到最佳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

  刘志彬特别注重细节。他说,干焊工的,在工作期间吃饭绝对不能吃饱。因为焊接时需要操作人员呼吸均匀,不能大口喘气。吃太饱弯腰干活势必压迫到胃,造成气息不稳;一个大出气势必影响手的稳定性;手一抖,整条焊缝都会受影响。每次提起焊枪,刘志彬都要求自己稳一口气,然后开始焊接,一口气下来,焊缝又直又漂亮。

  刘志彬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也是这样做的。平车的每条焊缝宽度均在6—6.5mm之间,误差控制在了0.5mm范围内。车辆验收时,委托方根本没想到如此整齐、高质量的焊缝是刘志彬等人手工焊出来的。

  这辆平车的成功研制,为铁路运输特种装备提供了一种新型车辆,填补了我国铁路特种货车的空白。这项成果还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003年,委托方又向车辆厂订购了110台特种装备平车,给企业带来千万元销售收入。也是从这时起,石家庄车辆厂开始有了新造车业务。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