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焊一机械手班:给机器人“造大脑”的机械手班
//www.workercn.cn2017-04-0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者进班组】给机器人“造大脑”的机械手班

编程本是技术人员的“专利”,而这个班组在繁忙的生产之余,开创了一线工人编制自动焊大型程序的先河

中工网记者 彭冰 柳姗姗

  王佳祥 摄

  开栏的话:

  班组是个小窗口,一线职工在这里洒下汗水,贡献智慧。企业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一点点从这里开始。当我们走进这些班组,走进热火朝天的现场,也是在感知一个企业跳动的脉搏。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亦可从中一窥端倪。

  班组并不仅仅存在于生产车间,第三产业的各种团队也在演绎着班组的另一种精彩。在各行各业,班组的追求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又可归结为同样的一组关键词:安全,优质,高效,环保,团结。

  走进班组,我们观察,我们记录,我们思考。——编者

  偌大的车间内,几十台焊接机器人灵活自如地同时生产着7种车型。淡淡的焊烟中,六七个工人往来巡视,像艺术总监一样,监控、指挥着这场高科技舞蹈……

  走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记者的第一反应是:现代化!随之暗想:有机器人帮着干活,在这儿当工人应该挺轻松。

  然而,跟着全国劳模谢元立率领的焊一机械手班“摸爬滚打”了半天,记者发现,这里的工作远不是想象中“按几个按钮”那么简单。

  让机器人乖乖地“俯首听命”

  机械手班现有23人,每天三班倒,负责驾驭22台机械手。“目前生产的7种车型,包括时速250公里的和谐号、时速380公里的高铁等,它们的转向架焊接方法都不一样。”行进在机械手矩阵中,谢元立边查看焊接质量,边对记者介绍。

  这些机器人大小不一,肤色各异,它们有节奏地不停扭腰、转臂、焊接,就像在集体表演机械舞。

  见记者看得津津有味,正在给机械手添加焊丝的青工王瑜伽笑了:“以前我也觉得操纵机器人干活轻松有趣,就像小时候玩变形金刚。真正接触后才发现,要想摆弄明白这些家伙,必须学习大量知识,而最难最头疼的就是给它们编程‘造大脑’。”

  编程本是技术人员的“专利”,而这个班组在繁忙的生产之余,开创了一线工人编制自动焊大型程序的先河。

  “给焊接机械手编程,是个厚积薄发的活儿。”谢元立告诉记者,这不但需要精通计算机编程语言,懂机械性能,还必须有精湛的手工焊技术、熟谙焊接工艺、了解焊接变形问题。“一个焊缝得焊几层,先焊哪条,后焊哪条,焊缝如何交错开,焊接方向如何设置等等,非常复杂。”

  今年23岁的王瑜伽是班组“老幺”,虽是干了4年手工焊之后才被选拔到机械手班的,还考取了欧洲焊接资格证,可上手之初,他经常“好不容易编出个程序,却翻来覆去不好使”。

  班组把编程能力作为业绩考核的硬指标,培训学习不断,而且奖金向优秀组员倾斜。“每遇技师竞聘、出国学习、评先争优,只要翻开班组技术档案,看看个人全年开发了多少新程序,我们就知道该谁上。” 王瑜伽告诉记者,他跟着师傅拼命学习,迄今已相对独立地开发出3个程序。

  原来,记者眼前这些机器人之所以能够乖乖地“俯首听命”,是因为班组员工把大量功夫下在了外人看不见的背后。目前,长客焊接机械手使用的三四百种自动焊程序,全是这些工人自行开发的。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