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一个铣工的飞机情缘(图)
//www.workercn.cn2017-04-1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拿冠军

  王刚第一次参加职工技能竞赛,是在2007年,选手是沈阳市范围内。通常的情况,参赛选手先训练一段时间,在出题的范围内,强化理论学习。那时,王刚正在加班加点地加工战机的前大梁,没有训练时间,直接就进了赛场。

  先进行理论竞赛,没问题,参加工作八年,他有两个师傅,一个是张显育,另一个就是书。那次比赛,操作的是个配合件,复杂的程度让参赛者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到了,参赛选手一个个垂头丧气地离开操作台,只有少数几个人喜笑颜开地走出赛场。

  王刚就是那少数几个人之一。不过他没有喜形于色,沉静安稳的他,内心波澜不惊。虽说比赛紧张,可他只把比赛当成了平常的生产——毕竟,“高度专注”“精益求精”就是他工作的常态。

  第一次参加竞赛,他就获得了全市第二名的成绩。第二年,“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里,王刚有幸成为三名选手之一,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比赛。

  决赛前一个月,省里要求全封闭训练,他还惦记着飞机前大梁的加工。好在年初他开始带徒弟了,他的第一个徒弟叫吴学文,天赋极好,即使自己不在工段,徒弟也能独立完成加工任务。

  那是盛夏季节,三名选手被集中到金杯技校封闭训练早晨,实习厂大门一开,就上铣床模拟竞赛,一伸手汗水就把衣服湿透。模拟竞赛加工量大,精度要求高,加工的配合件角度面特别多,还要有圆弧配合。若是没有平时沉浸在高难度的生产中,看着赛件就会束手无策。

  和平常工作拿到首件时一样,王刚拿到赛件,并不着急动手,而是先把部件关键点和难点研究透,所有加工步骤先在脑海中酝酿成熟,在他的眼中,完工后的赛件已经好好地躺在那块铁疙瘩里,多余的部分,早在心里剔除了。开始操作时,自然下手有如神助。赛件完成后教练检验,所有配合面严丝合缝,精度达到0.008毫米以内。连教练都称奇了,如此完美,天赐一般。

  实习厂一关门,他就读理论书,有时一直读到后半夜。全国竞赛没有复习范围,考的就是铣工知识的积累。一个月工夫,王刚瘦了十来斤。

  比赛的时候,王刚感冒了,咳嗽得很厉害,赛后好几个月才好。即使如此,他依然无可争辩地拿到全国技能大赛铣工组的冠军。

  2012年,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锣声再响。这一次,他当仁不让地又一次拿到铣工组冠军,他的徒弟吴学文获得了第五名。

  说起吴学文参赛,还有一段故事。吴学文腼腆,虽说操作能力强,却不自信,不愿意参加比赛。王刚是硬把徒弟拉进来的,教他怎么比,然后每天晚上用边角余料训练。拜师的第一年,吴学文便拿到了沈飞全公司比赛的前几名。2009年再次参加全公司的竞赛,便紧随师傅之后了,师徒包揽冠亚军。

  不仅是教徒弟,王刚毫不吝啬自己的“独门绝技”,把手艺教给了整个工段。不管哪个班组,遇到了难点,只要找到他,他都过去给予指导,有些活儿,别的工段干不了,送到他们这儿,他也不推辞。有时,工件干得快要报废了,工友急得没辙,想到了王刚,他“临危受命”,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工件的问题,就像专治疑难杂症的神医,妙手回春了。

  2009年,刚到而立之年的王刚,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铣工专家”了。

  带出“王刚班”

  2010年,沈飞成立了第一个以员工命名的班组,就是王刚班。

  一个班总共三十六人,把两个工段的铣工都合在了一起,年龄层次也大不一样,有刚步入沈飞的年轻人,也有快要退休的老铣工。

  王刚班组建初期,王刚并没有急着带着大家提高加工技能。他针对大家能力参差不齐,文化水平有限的特点,每天挤出时间,带大家读书,给大家讲课,并且要求不管老少必须来。开始时,大家不理解,个别老工人,干了大半辈子铣工,没摸过书本,硬着头皮学。

  没过多久,“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就体现出来了。王刚带着大家学的理论,都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是他在加工过程的经验体会。边学,他边把技能教给大家,废品率居然直线下降,干活的效率高了,奖金也水涨船高。

  班组组建六年来,参加了八次国家、省、市级的职工技能大赛,全部拿到冠军。王刚的两个徒弟吴学文和吴刚,三次拿到省市冠军。公司内的竞赛更是不在话下。一次,全公司总共有八名铣工进入决赛,王刚班居然占了六名。

  正因为读书与操作比翼齐飞,渐渐地王刚班形成了点子最多、精度最高、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四最”工作风格,一个班组高手如云,更先后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就这样,王刚从“一枝独秀”,带动出了“满园春色”。

  2012年,中航集团首次评选高级技师,王刚获得了首席技能专家称号,一个基层铣工,获得的竟然是专家级待遇。

  尽管班组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很高的荣誉,可一旦进入工作状态,王刚依然像当初那样,如履薄冰。因为每一个工件都是从零开始,需要付出一百倍的努力。他经常和大家说,“航空报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汽车出了问题,能停在路边,飞机出了问题,能停在哪儿?只能掉下来。那是飞行员的鲜血和生命,还有国家上亿元财产的损失,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他感谢家人,感谢母亲,母亲把他所有的后顾之忧全部承担了下来。他除了干活、研究,研究、干活,心无旁骛。

  还有一个人,王刚流着眼泪不让体现在本文中,那就是相濡以沫的妻子陈丽。这位省重点中学的老师,与丈夫一样工作拼命,不幸罹患癌症,去世时年仅35岁。

  为了不让王刚流更多的泪,本文选择在此停笔。(周建新 版式设计:蔡华伟)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